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秘书

秘书

① 官署名。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置秘书监,掌图书秘记,属太常,后省。献帝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后,置秘书令、丞,典尚书奏事,权威最重。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初,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秘书令改为秘书监,下设秘书丞,复掌艺文图籍,称秘书署。初属少府,魏明帝时从王肃之议,不复属少府。西晋武帝时将秘书并入中书省,称秘书局,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复置秘书监,统著作局,掌国史并管理中外三阁图书,称秘书寺。自此秘书之官府始居宫禁外,亦称秘书省(一说南朝梁时始改称秘书省)。南北朝、隋、唐、宋皆称秘书省。北魏时别置内秘书,亦称中秘书,典宫禁中文书机要之事,与秘书省职掌不同。辽、金、元置秘书监。详见“秘书署”、“秘书寺”、“秘书省”、“秘书监”、“内秘书”等。② 官名。为“秘书监”的省称。后亦作为“秘书郎”的省称。


官名。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前者如汉朝以来的秘书监、秘书郎;后者如秘书令、秘书丞等。

猜你喜欢

  • 诸司

    官名。南宋国史实录院置,员一人,以内侍省官充任。

  • 文书诰册。始见于周,为周王册封赏赐臣子宣读之文诰。《免簋铭》: “王受作册尹书,俾册命免。”《礼记·祭统》: “再拜稽首,受书以归。”亦作为官署文书之通称。《周礼·秋官 ·小司寇》: “读书则用法”。

  • 比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比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比部员外郎,见该条。

  • 祝策

    周朝祭祀时由史官宣读的祝祷文告。《尚书·周书·洛诰》: “王命作册逸祝策。”

  • 国子监直讲

    见“直讲”。

  • 东园匠令

    官名。西汉属少府。主帝陵所需器物,如棺槨、明器等丧葬用品。东汉沿置,西晋改属光禄勋,后不复见。官名,汉置,属少府,掌制造和供应陵墓内用器物。《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东园匠十六官令丞。”

  • 大名府尹

    见“大名府”。官名。宋置,见“河南府尹”。

  • 门副

    官名。明朝皇宫诸门及各王府门官皆置,以宦官充任。皇宫各门置一人,从四品,王府一人,从六品,佐门正司晨昏启闭,关防出入。后革。

  • 官牒

    官吏名籍。《后汉书·李国传》: “凡所辟召,靡非先归,或富室财路,或子婿婚属,其列在官牒者凡四十九人。”官爵名录、官名册。《后汉书·李固传》:“至于表举荐达,例皆门徒;及所辟召,靡非先旧。或富室财赂,

  • 右林牙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大林牙院官员,掌文翰等事。相当于南面翰林学士。官名。辽置,为大林牙院的佐官。见“大林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