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知枢密院事

知枢密院事

官名。五代后晋天福元年(936)始置,主管枢密院政务,以桑维翰为之。北宋初,无定制,与枢密使不并置,神宗熙宁 (1068—1077) 中并置,主持全国军政。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罢枢密使,以知枢密院事为枢密院长官,正二品,置同知枢密院事为副贰,哲宗元祐 (1086—1094) 初又置签书院事为之贰。南宋高宗绍兴七年 (1137) 罢,改置枢密使,遂为定制。辽朝北面朝官契丹北枢密院置,位北院枢密使、知北院枢密使事下; 南面朝官汉人枢密院亦置,位枢密使、知枢密使事下。西夏枢密院置。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 (1291) 置一员,因枢密使由太子真金兼领,以后常缺,遂为枢密院实际长官,屡有增置,后定置六员,从一品,掌全国军事机密之务; 文宗天历二年 (1329) 岭北行枢密院亦置一员,掌边庭军务。


官名,辽朝置,契丹之官,分北南二院,二院皆有“知枢密院事”,因其掌不同,故分称“知北院枢密事”(即“知枢密北院事”)和“知南院枢密事”。北枢密院掌兵机武铨群牧之政,凡契丹军马皆属之。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之。知枢密院事,位在枢密使之下,佐枢密使掌院事。详各条。见《辽史·百官志》。

猜你喜欢

  • 山东盐使司

    官署名。金朝置,掌管山东食盐产销。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四月,益都、滨州两盐司合并为山东盐司,二十一年与沧州及山东各务并为海丰盐使司。二十五年以后,产盐之地共设七司,本司为七司之一。设使(正五品)

  • 莫嚣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军吏。大夫爵。《淮南子·修务训》: “吴与楚战,莫嚣大心抚其御之乎曰: 今日距强敌,犯白刃,蒙矢石,战而身死,卒胜民治,全我社稷,可以庶几乎?”

  • 驻藏大臣

    官名。清朝特设管理前藏、后藏及喇嘛事务之官员。又称西藏办事大臣。雍正四年(1726)设二人,驻札前、后藏,三年一更代。乾隆五十七年(1792)定,其办理藏务与达赖、班禅平等,诸凡官族、军务、财赋、刑罚

  • 守祧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宦官。掌守护先王先公的庙祧。《周礼·春官》: “守祧,奄八人,女祧每庙二人,奚四人”,“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服藏焉。若将祭祀,则各以其服授尸。其庙则有司修除

  • 少府监

    ①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由太府寺析置,统左尚、右尚、内尚、司织、司染、铠甲、弓弩、掌冶等署,设监 (后改令)、少监 (后改少令)、丞、主簿、录事等。唐高祖武德 (618—626) 初废,其

  • 文学参军

    官名。宋朝诸州置,以特恩授予士人,或用以安置贬降官,或授纳粟补官人,无职掌。

  • 前校丞

    官名。秦属将作少府,为前校令副贰。汉因之。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 更属将作大匠。成帝阳朔三年 (前22) 省。官名,西汉置,景帝时将作大匠所属工徒(工程兵)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校,每校置令丞。丞掌佐校

  • 卫士丞

    官名。秦属卫尉。西汉景帝初更属中大夫令,至后元年(前143)复属卫尉。为卫士令副贰,分掌宫门卫屯兵,禁卫皇宫。东汉有南、北宫卫士丞各一人,分掌南、北宫卫士,秩三百石。三国魏亦置,九品,秩二百石。北齐为

  • 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五卫之一。秩正三品。掌汉军万名。置营于涿州 (今河北涿县),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设职与属衙同左、右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 首都建设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隶国民政府,掌理首都建设事宜。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一月八日公布《首都建设委员会组织法》,本会除当然委员外由国民政府任命或聘任若干人为委员,并指定主席一人,常务委员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