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番上

番上

西汉的正卒、唐代的府兵,均定期轮流到京师担任宿卫,称为番上。《新唐书·兵志》:“凡当宿卫者番上,兵部以远近给番,五百里为五番,千里七番,一千五百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皆以一月上。若简留直卫者,五百里为七番,千里八番,二千里十番,外为十二番,亦月上。”府兵的番第,一般以千里内的规定作为计算的基础。五番是指一个折冲府的士兵分作五组,轮流上番;七番则分作七组,轮流上番。每次上番的期限均为一个月。府兵虽然以军府远近而定番,但路远的府兵每年上番的天数和花费在路上的天数合计起来看,要比路近的府兵天数和路上费用为多,所以唐代规定,在近畿地区须亲身上番,远处可以纳资代番。这一规定,照顾了距京师路远的府兵的实际困难。

猜你喜欢

  • 掌堪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布宪中大夫掌墁中士佐官,正一命。

  • 王府祭酒

    官名。北魏始于诸王府置祭酒,隋诸王府与唐亲王府均置东西閤祭酒。唐制员额各一人,秩从七品上,掌礼贤良,导宾客。

  • 中官正

    官名。唐朝肃宗乾元元年 (758) 始设,为司天台属官。额一人,正五品上。系春、夏、秋、冬、中五官正之一,掌司四时,司其方之变异。宋朝沿置。初属司天监,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属太史局

  • 经使阙

    官制用语。宋朝吏部四选差遣阙榜公布后六日,所剩无人申请登记的窠阙,为经使阙。登记此阙者,有恩例、资考、举主等限制。宋吏部窠阙名。宋制谓吏部四选差遣榜公布后六日(即非次阙公布之次日)所剩无人申请登记的窠

  • 知杂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户部、大理寺均设,主管有关杂务。

  • 东川局

    官署名。清朝云南东川之铸钱局。雍正十一年 (1733) 置,设监铸官一人,以东川府知府充任,掌理滇铜鼓铸事宜。

  • 管理光禄寺事大臣

    官名。清朝光禄寺主管官。乾隆十三年(1748)设,由皇帝特简,无常员。掌总理大内膳羞及祭祀朝会等大典礼预备筵席诸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官名。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以后,特简满大臣一人

  • 左御史台

    官署名。唐中宗神龙元年 (705)改左肃政台置,及废右台,即去左字。参见“御史台”。

  • 军事编制单位。(1)清代绿营兵制,以标为最高组织。参见“绿营兵”。(2)清末新军编制,标为军、镇、协之下的一级编制单位,下辖三营。相当于民国时期的团。

  • 䆃官令

    即“导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