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王国官

王国官

官类名。王国既是政区,也是汉代至南北朝地方政权组织形式之一。秦始普遍推行郡县制度,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亦有设国的,如《史记·张仪列传》记秦惠王起兵伐蜀,定蜀以后,封蜀君为侯,置相以治理其地。此实为汉代王国置相的滥觞。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又以河西太原郡为嫪毐国,毐伏诛后不复置国。汉代地方政制采取郡国双轨制,汉初王国主要是异姓诸王,其后皇室依次剪灭异姓诸王而代之以同姓子弟,分立燕、代、齐、赵、梁、楚、吴、淮南、长沙九国,朝廷直辖者仅十五郡。其时王国大者辖五、六郡,王国内的政务全由诸王自己管理,设太傅辅导王,内史治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其设置均如朝廷。分封诸王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拱卫皇室,汉初的安定局面以及平定诸吕之难,实亦有赖于同姓诸王的力量。不过封国本身包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势力迅速发展,至文帝时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景帝时采用了晁错的削蕃政策,先后削去了楚国的东海郡,吴国的豫章郡、会稽郡,赵国的河间郡以及胶西六县归朝廷直接管辖。此后王国的疆域一般均比郡为小,不再领郡而直接统县。王国的官制也相应有所调整,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王国之官均由朝廷任命,改丞相为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诸官,大夫、谒者、郎、诸官长丞,皆减少其员额。诸王不甘心于自己的被削弱,爆发了吴、楚等七国之乱。平叛后,景帝将几个叛王的国土分封给许多皇子;对国土已被削减或新封的诸侯王则加强了控制。武帝时继续推行削弱诸侯王国的政策,颁布推恩令:诸侯王除了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还可以推恩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另行划属于朝廷管辖的郡。这样,从王国里不断分出许多小的侯国,王国的封地就越来越小,势力也越来越弱。在王国官制方面,武帝降郎中令之秩为千石,改太仆为仆,秩亦为千石。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改太傅为傅,省内史,改由相治民,职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此后郡与国为平行的行政单位,其属吏亦相同。至西汉末年,王国愈益衰弱,政权完全集中于朝廷。但集权之后,大权又落到外戚王氏手中,形成了王莽篡汉的局面。光武中兴,鉴于西汉诸侯王的叛乱与外戚篡权,一方面禁止后宫之家干政,一方面也限制诸侯王的权势,所以东汉诸王的封地比西汉小得多。明帝时更明确地提出封国以租税多少为准,而不以封地的大小为准,已渐无封土之实。东汉抑制了诸侯王,但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又不得不提高州郡牧守之权。随着牧守权力的日益增大,又演变为末年地方割据的局面。魏晋至南北朝,诸王逐渐成为虚封,仅有名义上的封国,不得过问封国政事,仅食租税而已。只有权臣、军阀的封国,其王国内的军民财政均由王国独立行使,在地方上形成一种特殊的体制,禅代之际,即以王国的组织取代中央,自曹丕代汉到隋文帝取代北周都是如此。可以看作是政权转移之际的一种典型形态。魏晋以后王国之官大体沿袭汉制而略有增损。南朝宋时王子王弟虽非都督亦置记室参军,自此以后,诸王既置国官又别置府官。据《隋书·百官志上》记载,梁皇弟皇子国官有郎中令、将军、常侍官。又置典祠令、庙长、陵长、典医丞、典府丞、典书令、学官令、食官长、中尉、侍郎、执事中尉、司马、谒者、典卫令、舍人、中大夫、大农等官。隋建国后,诸王完全是虚封,连名义上的封国也没有,所封国名均系历史上的地名,虚封中所食实封户数的租调均由内府支给。此后王国之官虽它地方政制无涉,然隋代仍是国官与府官并置,至唐代,诸王出閤,仍置国官。自玄宗以后,诸王多不出閤,国官亦渐废除。自宋代开始,诸王唯置府官,不置国官。

猜你喜欢

  • 少尉

    清朝县典史之别称。民国军制,军官分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军官称尉,分上尉、中尉、少尉。

  • 内弘文院

    参见“内三院”① 。官署名。清入关前置,为“内三院”之一,入关后随内三院改组为内阁。参见“内三院”。

  • 提观

    宋朝提举宫观官的简称。

  • 侍医

    官名。太平天国天王宫内给事官。永安建制始设。分左、右,编衔左单右双,共四十八人。职同检点。由童子充任,服侍天王生活起居。官名。天子、王侯之医官。战国始置。《战国策·燕策三》:“荆轲逐秦王”,“是时侍医

  • 吏部司务厅

    明清吏部内部机构。明制有司务二人,从九品。清制有司务满、汉各一人,经承三人。掌收发外省衙门的文书。收到文书登记后,分交各司办理,并管理吏部任用吏员与杂役之事。厅下所属有承发科,额定设经承五人。

  • 集贤相

    宋朝宰相别称。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宰相带集贤殿大学士者,称集贤相。北宋以宰相兼集贤殿大学土者,俗称集贤相。

  • 卢沟桥抽分竹木局

    官署名。明朝商业税务机构。设于北京卢沟桥,设大使、副使各一人,掌科收竹木柴薪税。

  • 左钦察卫

    大都督府所属京城侍卫军组织。其建置沿革及品秩同右卫。设达鲁花赤一人,都指挥使三人,副都指挥、佥事、经历、知事各二人,照磨一人,令史七人,译史、通事、知印各一人;镇抚二人。所辖有行军千户所十翼,守城千户

  • 干事官

    金朝对干办公事官员的称谓。通常不隶属省部,由专掌军资储备大臣委派,从事计本息等事。

  • 建远将军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