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爵位。君主颁与臣民的一种封号等级。商周皆置。据《礼记、王制》: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战国秦置二十等爵,秦及西汉沿之。西汉除以诸侯王、列侯分封刘氏宗亲及封赏异姓功臣,又有王子侯、外戚恩泽侯等名目。武帝时一度置武功爵以卖官。东汉高爵唯诸侯王、列侯、关内侯,又有县侯、乡侯、亭侯等。东汉末曹操秉政,设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等以赏军功。魏晋南北朝有五等爵 九等爵,多封与贵族、功臣,受封者或开国,或食封。隋朝初年爵封九等: 国王为正一品; 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从一品; 侯,正二品;伯,正三品; 子,正四品; 男,正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为王、公、侯三等,余并废。唐朝封爵九等: 王为正一品,食邑万户; 嗣王、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 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 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县公,从二品,食邑一千五; 县侯,从三品,食邑千户; 县伯,正四品上,食邑七百; 县子,正五品上,食邑五百; 县男,从五品上,食邑三百。皇兄弟、皇子皆封国,为亲王; 皇太子子,为郡王; 亲王子,承嫡者为嗣王,诸子为郡公; 以恩进者为郡王;袭郡王、嗣王者,封国公。宋朝爵位共十二等,即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及开国男。金、元凡八等: 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自正一品至从五品。金各等食邑、实封有定制。元朝郡公以下仅止于封赠。


君主给臣民的封号等级。商周王实行五等爵,诸侯也实行五等爵。《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战国时秦置二十等爵,西汉沿置。《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为避武帝讳,改彻侯为通侯,又名列侯。除二十等爵外,西汉又有王侯两级,王有皇子王、异姓王;侯有王子侯、外戚恩泽侯等。武帝时又置武功爵,用来奖赏有功将士,也用来卖爵增加军费收入。《汉书·食货志下》:“请置赏官,名曰武功爵。”注:“臣瓒曰:《茂陵中书》有武功爵,一级曰造士,二级曰闲舆卫,三级曰良士,四级曰元戎士,五级曰官首,六级曰秉铎,七级曰千夫,八级曰乐卿,九级曰执戎,十级曰政戾庶长,十一级曰军卫。”东汉为诸侯王、列侯、关内侯,又有县侯、乡侯、亭侯等。东汉末年曹操置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以赏军功。三国魏置名号侯,另有国王、公、侯、伯、子、男、乡侯、亭侯、关内侯等。晋和南北朝时有五等爵和九等爵。隋为九等爵: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炀帝減为王、公、侯三等。唐朝爵分九等:1、王,正一品,食邑万户;2、嗣王、郡王,从一品,食邑五千户;3、国公,从一品,食邑三千户;4、开国郡公,正二品,食邑二千户;5、开国县公,从二品,食邑一千五百户;6、开国县侯,从三品,食邑千户;7、开国县伯,正四品上,食邑七百户;8、开国县子,正五品上,食邑五百户;9、开国县男,从五品上,食邑三百户。宋朝爵分十二等: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金、元爵分八等:王、郡王、国公、郡公、郡侯、郡伯、县子、县男。清朝爵分宗室封爵及世爵世职。宗室封爵分十四级: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世爵世职分九等: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用以赏功勋。参看《历代职官表》。

猜你喜欢

  • 板授

    官制用语。指地方军政长官自行选用官员,未经吏部正式任命,而由州、府的户曹行板文委派。

  • 西南面节制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西南路领兵官,长官为节制西南诸军事。非常制。

  • 左牝丞

    官名。北齐置。详见“左牝署”。

  • 正钞

    见“科钞”。

  • 大乐副正

    官名。为大乐正的副职,见“大乐正”。

  • 度支部右侍郎

    参见“度支部左侍郎”。

  • 札鲁火赤

    即“札鲁忽赤”。

  • 尚书祠部郎

    即“祠部郎”。

  • 海道都漕运万户府

    官署名。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前名海道运粮万户府,至元二十八年后改今名。管理海运。秩正三品。置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设达鲁花赤一名,万户、副万户若干。下辖千户所,几经调整,至大四年(1311)定

  • 尚右郎官

    官名。南宋以吏部郎官改称,参掌尚书右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