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都虞候
官名。五代后周始置,掌殿前诸班军纪整肃。宋朝殿前司沿置,为统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挥使下,以刺史以上充,徽宗政和四年(1114)定其位在正任防御使上。
官名。宋承五代官制,设殿前司,其官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管殿前诸班值、步骑诸指挥名籍,统制、训练、戍守、赏罚等事。都虞候,在各军中相当副帅,在殿前司排第三位,次于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参看《宋史·职官六·殿前司》、《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
官名。五代后周始置,掌殿前诸班军纪整肃。宋朝殿前司沿置,为统兵官之一,位副都指挥使下,以刺史以上充,徽宗政和四年(1114)定其位在正任防御使上。
官名。宋承五代官制,设殿前司,其官有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各一人,掌管殿前诸班值、步骑诸指挥名籍,统制、训练、戍守、赏罚等事。都虞候,在各军中相当副帅,在殿前司排第三位,次于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参看《宋史·职官六·殿前司》、《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
官名。三国吴置,孙休永定元年(258)以长水校尉张布为之,权势很大。前燕时阳鹜曾任此职,地位亦重,仅在辅国、辅弼将军之下。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十八班,拟武臣将军
官名。《考工记》说“匠人建国”。北周因此职置内匠上士,正三命;内匠中士,正二命。掌京城建筑之事,属冬官府匠师中大夫。
官署名。即“江西清吏司”。
见“提调”①。又,明朝镇戍军中设,为下级军官。负责分守一堡。其地位在守备、备御之下。
唐代称宰相为南司,因其在宫禁的南边;称宦官为北司,因其在宫禁的北边。南北司指宰相和宦官。
官名。春秋战国晋、魏等国置。掌管公卿大夫之庶子事务。《左传·宣公二年》:“晋于是有公族、余子、公行。”杜预注:“皆官名。”《吕氏春秋·报更》: “张仪,魏氏之余子也。”国君的近卫。春秋时晋国置。余子本
见“衙内指挥使”。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虎贲率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见“太子厩牧署典乘”。
战国时国君考核官吏的方式之一。由国君派出使者,察访官吏善恶。如齐威王时就曾派官员前往鲁地调查了解阿大夫和即墨大夫的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