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武侍

武侍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十二卫诸翊卫鹰扬府置,为三侍之一,位亲、勋二侍下,非翊卫府则无。

猜你喜欢

  • 职事官

    官职统称。隋、唐、宋指居曹而有执掌的官员。唐朝,三公及省、台、寺、监、卫府、东宫、王国、州县、镇戍等官为职事官。北宋前期,省、部、寺、监之官多为寄禄官,而以差遣为职事官。神宗元丰(1078—1085)

  • 额真

    满语。意为“主子”、“君”、“皇帝”。清入关前曾用作官名,如牛录额真、甲喇额真、固山额真等。后来使用渐严,自雍正(1723—1735)时将固山额真最后改为固山昂邦(其他以额真为官名者早已改作别称)后,

  • 内命妇

    命妇之一种。①周朝王室宗亲子姓世妇。《礼记·丧大记》: “内命妇姑姊妹子姓,立于四方。外命妇率外宗,哭于堂上北面。”郑玄注:“世妇为内命妇,卿大夫之妻为外命妇。”孔颖达疏: “内命妇则子妇也。”②三夫

  • 省行政公署财政司

    省行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置,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划一现行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的规定,掌理下列各项事务;一、监督征收地方税;二、监督地方税以外的收入;三、地方税违法征收的处分;四、滞纳

  • 稻田守丛草吏

    官名,三国魏置,掌军垦屯田事。《三国志·魏书·邓艾传》:“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

  • 方宪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秋官有方士中士十六人,掌四方都家的狱讼。又有讶士中士八人,掌迎宾客,兼理四方的狱讼。北周合此二职, 置方宪上士,正三命;方宪中士,正二命。掌理四方的狱讼,属秋官府。

  • 司库员外郎

    官名。即库部员外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670) 复; 玄宗天宝十一载(752) 改,肃宗至德二载(757) 复名库部员外郎。

  • 女御长

    官名,一作女长御。女御长如侍中。掌统女御以备帝寝。见汉王宏《汉旧仪·下》。

  • 太皞

    太皞部落的首领称号。传说中的太皞,号伏羲氏,比炎帝晚些,其时已进入父系社会,其部落活动在今河南淮阳县附近,大概他是淮河流域的氏族部落的祖先。传说他因为有“龙马负图出于河”(见张晏《汉书·百官表》注)的

  • 参议院预算股审查委员会

    北洋政府时期第一届国会参议院常任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理事各一人;委员,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为四十五人,七年(公元1918年)减为二十三人。掌审查预算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