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步兵校尉

步兵校尉

官名。①西汉武帝始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秩二千石,位次列卿,属官有丞、司马等。领上林苑门屯兵,戍卫京师,兼任征伐。东汉为北军五校尉之一,秩比二千石,隶北军中候。掌宿卫禁兵,有司马一员。当时五校尉所掌北军五营为京师主要的常备禁军,故地位亲要,官显职闲,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毕给,多以京室外戚近臣充任。三国两晋南北朝沿置,魏、西晋隶中领军(领军将军),领宿卫营兵,四品。东晋初犹领营兵。其时别置二卫、四军诸禁军掌宿卫,五校职任渐轻。后罢其兵,旋省其官。十六国多置。南朝复置,为皇帝的侍卫武官,不领营兵,仍隶中领军(领军将军),用以安置勋旧武臣。宋四品,梁七班,陈六品、千石。或说梁改步骑校尉。北魏初领营兵,位次列卿,后罢其兵,成为武臣散官,无职掌,定员二十人。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五品。北齐员二十人,隶领军府所辖左、右卫府。从四品。② 南朝为东宫三校之一。见“太子步兵校尉”。③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令鹰扬府每府置二员,领步兵,正六品,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罢。


官名,西汉置,秩二千石,掌上林苑屯兵。东汉时俸比二千石,掌宿卫兵。西汉时有丞,有司马;东汉时有司马无丞。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城门校尉》、《后汉书·百官志四·北军中候》。其后,魏晋沿置。隋朝鹰扬府也置,掌领步兵。唐废。

猜你喜欢

  • 军巡院

    官署名。北宋开封府及陪都河南府、应天府、大名府皆置,分左、右两院,设左、右军巡使,左、右军巡判官为正副长官,掌治安及刑狱审讯。官署名。宋置,掌京城斗争及推鞫之事等;见《宋史·职官六·开封府》。

  • 左皮室详稳

    官名。辽朝置,北面军官。左皮室军长官。以勋戚及亲信大臣充任。

  • 次辅

    对少师、少傅、少保之统称。以其位太师、太傅、太保之后,乃次辅之任,故名。

  • 中军将

    官名。又称“元帅”。春秋时晋国置。晋国军制分上、中、下三军,中军为全军中枢,设中军将,统帅全军。兼掌国政。上卿爵。《史记·齐太公世家》: “晋使郤克以车八百乘为中军将, 士燮将上军,栾书将下军,以救鲁

  • 阿思罕尼哈番

    爵位名。清朝的爵位分九等,前六等又各分三级。第五等是男爵。阿思罕尼哈番指一二三级(等)男爵。参看“阿达哈哈番”条和《清通典·职官·世爵世职》。

  • 典北袍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袍”。

  • 廷尉左监

    官名。秦置,入汉因之。属廷尉,秩千石。东汉减为六百石。职掌助廷尉平决诏狱。官名,秦汉皆置,属廷尉,西汉秩千石,东汉六百石。掌逮捕犯人,平决诏狱。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后汉书·百官志二·廷尉

  • 九掌

    官名合称。唐朝太子内官,为掌正、掌书、掌筵、掌严、掌缝、掌藏、掌食、掌医、掌园合称,俱为从八品,分掌太子内庭事务。

  • 手本

    ①文书名。明、清之平行文。政府平行机关间行文时使用。如清康熙(1662—1722)时翰林院典簿厅为纂修实录,拟补缮写满字撰文中书事,行文内阁典籍厅时用之。② 明、清下级官员谒见上级时所呈递的名帖。清朝

  • 甲次

    官制用语。宋朝选人经磨勘获准改官,以数名编为一甲,按各甲顺序,定期引见,其次序称为甲次。又称班次。宋代选人经过磨勘获准改官,数人编为一甲,以备按各甲顺序,定期引见。参见“班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