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本官阶

本官阶

官员叙迁之阶。宋初官员系衔往往以散官、本官与差遣并列,散官沿袭唐制,是表示官员品阶的。但唐末高级散官往往为低级武官所得,故自五代以来,散官已无足轻重。本官指官员所担任的正官,但宋初某一机构的官员并不主管本部门事务,而差遣才是官员们实际担任的职务。本官只有以特旨指定其管理本部门事务,才成为本部门的实际长官,管理本部门事务实质上就是该官员的差遣。因此,本官已成为官阶高低的主要标志,成为官员升迁之阶,故可称之为本官阶。文官本官阶分为京朝官与选人两类,京朝官自太师至诸寺监主簿,秘书省校书郎、正字,分为四十二阶;选人自两使职官至判司簿尉,分为七阶。武官本官阶则自节度使至三班借职,分为二十七阶。元丰改制后恢复唐制,台省寺监之官各还其本职,成为职事官,仍以散官定官员的品阶,本官阶之制废。

猜你喜欢

  • 农工商总局

    官署名。清光绪二十四年(1899)设,掌理农工商政务。寻省。三十二年成立农工商部。

  • 太子内直备身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下统太子内直备身副都督、内直备身五职,内职备身等,掌东宫侍卫。从四品。

  • 考功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考功司。明清吏部四司之一。掌理官吏考课、黜陟之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考功部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洪熙元年 (1425) 南京吏部亦置,设官略同。清顺治元年 (16

  • 奉宸卫

    官署名。唐设此官署,掌侍卫。《新唐书·百官四上·十六卫》注:唐高宗“显庆五年,改左右府曰左右千牛府。龙朔二年……左右千牛府曰奉宸卫,后又曰左右千牛卫。”《新唐书·百官四上·左右千牛卫》:“左右千牛卫,

  • 北庭

    1、泛指北匈奴居住的地方。北庭的原义是北匈奴的朝庭,后转为对北匈奴居住地的泛称。《后汉书·班固传》:“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2、唐朝六都护府之一。长安二年始置,辖盐池等十六府

  • 右校

    ①官名。亦称邦右校。战国赵置,主管兵器铸造。②官署名。详见“右校令”、“右校署”。1、官名,又名邦右校,战国赵置,掌制造兵器。见《相邦春平侯剑铭》。2、官署名,秦置,汉因之。初置前后左右中五校,后仅置

  • 典执

    官名。隋文帝内官六典之一,置三员,隶尚寝,视流外二品,掌内宫扇伞灯烛。宫中女官名。隋文帝时置,员额三人,为尚寝的属官,掌扇伞灯烛。

  • 尚右员外郎

    官名。南宋置,参掌尚书右选之事。

  • 币制局督办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币制局的长官,见“币制局”。

  • 行政院秘书处

    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的内部机构。其职掌为:一、文书收发、编制、分配、保管事项;二、本院职员的任免及迁调事项;三、典守印信;四、出纳及庶务事项;五、其他不属于政务处的事项。设秘书长一人,秘书十至十六人,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