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文学

文学

官名。汉朝州郡及王国均置,或称文学掾、文学史。以明经者为之,职掌地方教育。三国魏置太子文学,诸王亦置,常为皇帝监督诸王的耳目;侯国亦置。晋朝诸王、诸王世子亦置。南朝宋王国置,品第六。南齐同。梁皇弟皇子府置,五班。陈制同,品第七。北魏王国置,多以博学俊才担任,又有皇子文学,六品上。北齐皇子文学,品第六上。隋、唐亲王府沿置,员二人,从六品上,掌校雠典籍,侍从文章。唐德宗时又改诸州经学博士为文学,从八品上,掌以五经教授诸生,实无职事,衣冠士人多耻任之。元和时中下州文学废。又,宋朝文学参军亦省称文学。


1、官名,文学掾、文学史及太子文学的简称。汉朝州郡和王国皆置,以通晓经书者担任,掌管学校教育,教授诸生,或掌典章故事,备顾问侍从。三国魏置太子文学,诸王和侯国也置。晋朝诸王及世子置。南朝宋、齐王国置,梁、陈皇弟、皇子府置,北魏、北齐皇子置。隋、唐亲王府置,掌校勘典籍、侍从文章。唐德宗时改诸州经学博士为文学,掌以五经教授诸生,见《通典·职官十二》、《晋书·职官志》、《新唐书·百官四下》。

2、察举科目名。在汉朝,“文学”指经学文章,是特举特科,为汉朝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汉书·昭帝纪》:“其令三辅、太常举贤良各二人,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

猜你喜欢

  • 集贤院(殿)学士

    官名。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置集贤殿学士,以五品以上官为之,掌刊辑经籍。宋沿置,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改称集贤殿修撰,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改称右文殿修撰,地位次于集英殿修撰,为高等贴职

  • 集贤学士

    官名统称。即集贤院学士、集贤殿学士、集贤殿大学士。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始置集贤殿书院学士,以授宰相及其他侍从官。代宗大历(766—779)中,改为集贤殿学士,宰相带者则加“大”字。五代或为集贤殿

  • 八尉

    官名合称。隋文帝开皇六年(586)所置武散官,为武骑、屯骑、骁骑、游骑、飞骑、旅骑、云骑、羽骑八尉,自正、从六品下阶,至正、从九品下阶。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新置建节、奋武、宣惠、绥德、怀仁、守义

  • 太子掌固

    官名。属东宫。三国魏置,九品,员数不详。官名,三国魏置,九品,掌巡逻或看守某处某物。

  • 畿县令

    官名。唐制以京旁之县为畿县,京兆府领县二十,其中长安、万年二县治所均在京师城内,称为赤县,其余咸阳、兴平、泾阳、渭南、高陵、同官、蓝田、鄠、好畤、武功、华原、美原十二县均地邻京师四周,称为畿县;河南府

  • 守尉

    官名合称,即郡守和郡尉。郡守,又称郡太守,掌治其郡;尉为守的佐官,掌郡兵和治安。《汉书·张耳陈馀传》:“县杀其令丞,郡杀其守尉。”《史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必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 教职

    清朝称教官为教职。清代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三·钱大昕》:“自以不习吏事,就教职,选授江南府学教授。”

  • 骑部曲督

    官名。西晋置。《晋书·朱伺传》: “(朱伺)转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参见“部曲督”。

  • 藩臣

    指藩王、属国之王或节度使。《史记·五宗世家》:“中山王徒日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汉书·南粤》:“陆贾至,南粤王恐,乃顿首谢,愿奉明诏,长为藩臣,奉贡职。”《新唐书·兵志》:“昭宗以藩

  • 太仓尚书

    官名。北魏前期置,为尚书省诸曹长官之一,管理国家粮仓及征课事务。官名。太仓为中央的粮食仓库,后魏设太仓尚书,职务同太仓令。参看“太仓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