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宣厅
官署名。清末内阁所属机构。详“内阁承宣厅”。
官署名。清末内阁所属机构。详“内阁承宣厅”。
官名。明洪武八年 (1375) 因事务繁剧,于户部总科置,一人。十三年罢。
以官名称引。《公羊传·文公八年》: “司马者何? 司城者何? 皆官举也。”
官名,为守宫令的佐官,助令掌御纸笔墨,和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俸二百石。见《后汉书·百官志》守宫令注。
君王之辅佐大臣。《礼记·文王世子》:“设四辅及三公。”孔颖达疏引 《尚书大传》:“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西汉为太师、太傅、太保、少傅合称。平帝元始元年 (后1)置。位居三
官名。同“筮人”。《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参见“筮人”。
官名。清国史馆置,满汉各八人,以内阁中书派充,掌校勘之事。
同“邦君”。周朝称诸侯国君。《班簋铭》:“王命毛公以邦冢君、 土(徒)驭”,“伐东或(域)㾓戎”。《尚书·周书·召诰》:“太保乃以庶邦冢君,出取币,乃复入,锡周公。”
未有爵秩的宫女名。明置,《明史·孝纯刘太后传》记其“初入宫为淑女。”
官名。隋朝太子门下坊次官,初置四员,炀帝大业三年 (607)减二员,正五品上。唐朝改太子中舍人,高宗永徽三年 (652) 因避讳改,显庆元年 (656) 复名中舍人。参见“中舍人”。
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列侯、宗室、外戚等的一种政治优待。当时春季朝会称朝,秋季朝见称请。西汉授此者特许参加朝会,班次亦可提高。如列侯就国者位次将作少府,而留居长安奉朝请者则在九卿之上。亦称朝朔望。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