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执金吾

执金吾

官名。西汉武帝太初元年 (前104) 由中尉改名,秩中二千石。职掌京师治安,督捕盗贼,负责宫廷之外、京城之内的警卫,戒备非常水火之事,管理中央武库,皇帝出行则掌护卫及仪仗队。属官有丞、侯、司马、千人及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领式道左右中候、候丞及左右京辅都尉、尉丞兵卒,出巡时舆服导从甚盛。王莽始建国元年(后9)更名奋武,东汉复旧。京师治安多委司隶校尉,遂减省属官,唯领一丞及武库令、丞,罢其兵,领缇骑二百人,专掌巡察宫外及主中央武库。三国沿置,西晋罢。北魏初复置,寻罢。


官名。秦和汉初称中尉,掌徼循京师;有丞、候、司马、千人。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执金吾,属官有中垒、寺互、武库、都船四令丞。王莽改执金吾曰奋武。东汉仍称执金吾,俸中二千石,掌宫外巡逻、擒奸讨猾,以戒非常。每月三绕行宫外。并掌兵器等。有丞一人,俸比千石,吏员二十九人,缇骑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汉书·王莽传》、《后汉书·百官志四·执金吾》,其后,三国沿置,北魏初复置,不久即罢。

猜你喜欢

  • 大和库

    官库名。唐置,见“大和库使”。

  • 监冶谒者

    官名。东汉末魏国临时设置,以谒者之职兼领冶铸。《三国志·韩暨传》: “后迁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以谒

  • 行军都监

    武官名。辽置, 见“行军都统所”。

  • 大县

    县的等级之一。秦始定县为大小二等,西汉时规定万户以上为大县。东汉分大、次、小三等。三国复西汉之制,分为大、小二等,西晋沿之,东晋间亦如东汉分为三等。南朝宋齐梁陈复行大小二等制。北魏分县为大、中、小三等

  • 行事

    南北朝官职制度。亦称行某州或某府事,还有行某戍或某州军事等。指以他官代行某官职权。南朝多以较低官阶代行较高官职,如以长史、司马、太守代行刺史职权等。由于当时多以年幼皇子为将军、刺史出镇诸州,以其长史为

  • 浑天监

    ①官署名。即秘书省司天台,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 由太史局改名,独立为置,不隶麟台,其年又改浑仪监。肃宗乾元元年(758) 定名司天台。②官名。浑天监长官,武则天久视元年(700)改太史令置,其年

  • 拱卫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官名始置,为从七品武阶官。武阶官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置,秩从七品。

  • 典客馆令

    官名。南朝梁、陈置,掌宾客、少数民族之接待事务,有丞,隶太常卿,流外三品勋位。隋改典客令,隶鸿胪卿。

  • 太子文学掾

    官名。三国魏太子属官。荀闳曾任此职。亦称太子文学。官名,也称太子文学,为太子的文学侍从官。三国魏置,荀闳曾任此官。参看“太子文学”条。

  • 左讲经

    官名。明清僧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释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 (1382) 设,一人,正八品。清康熙十三年 (1674) 定设一人,亦为正八品。依例升迁右阐教,缺出由右讲经升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