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补
宋代太学招补新生的方式之一。其法是在诸路解试终场人中挑选百分之六送往太学补试,称为待补。张士南《游宦纪闻二》说:“淳熙丁酉四年(公元1177年),议者以‘混补’太学生,人数猥冗,遂立‘待补’太学生之法。以终场举人数定其额,百人取三,继又倍之,时多嘲谑之语,独司业计公衡名之曰‘贡余’,尤为隽永。”
宋代太学招补新生的方式之一。其法是在诸路解试终场人中挑选百分之六送往太学补试,称为待补。张士南《游宦纪闻二》说:“淳熙丁酉四年(公元1177年),议者以‘混补’太学生,人数猥冗,遂立‘待补’太学生之法。以终场举人数定其额,百人取三,继又倍之,时多嘲谑之语,独司业计公衡名之曰‘贡余’,尤为隽永。”
宋朝宝文阁省称。
官名。① 《周礼》地官之属。位次遂大夫。一说为周朝置。《周礼·地官·县正》: “各掌其县之政令征比,以颁田里,以分职事。掌其治讼,趋其稼事而赏罚之。”② 隋朝郡县属员。郡置县正,县置正,大兴、长安县正
官署名。北宋太宗雍熙四年(987)置,掌京城诸寺邸店、庄园课利之物,以寺务司官兼领,上隶于三司。官署名。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置,掌征收京城诸寺、邸店、庄园赢利之事。听命于三司,而由寺务司兼管。参
即“郭什哈昂邦”。
谋求禄位。《论语·为政》: “子张学干禄。”
官名。东汉置,属卫尉。领员吏四人,卫士一百二十四人。主皇宫南掖门。武官名,东汉置,掌北宫南掖门,俸比千石,属吏四人,卫士一百二十四人。见《后汉书·百官志》。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外史司次官,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外史中大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州长上士佐官,正二命。
① 宋朝通判俗称。参见“守倅”。②副职。《周礼·夏官·戎仆》: “戎仆,掌王倅车之政。”郑氏注:“倅车,戎车之副。”
官名。辽客省的长官,见“客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