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庶子

庶子

官名。西周已置。《邾公华钟铭》:“铸其和钟,以恤其祭祀盟祀,以乐大夫士庶子。”或说职掌教谕管理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亦作诸子。《周礼》列为夏官之属,掌宿卫王宫。战国时期,国君、太子、公卿大夫等置为家臣,侍从左右,又有御庶子、中庶子、少庶子等名目。秦、汉以来,历朝置为太子属官,详见“太子庶子”。又,汉朝列侯国置为家臣,管理列侯家事务。魏、晋、南朝沿置,兼摄祠祭,王国则置世子庶子。


官名。为太子侍官。《礼记·燕义》:“古者周天子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周礼》称诸子。《周礼·夏官·诸子》,其职掌与庶子同。秦、西汉、东汉皆有庶子。汉为太子官,西汉五人,秩六百石;东汉无员限,秩四百石。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四·太子庶子》。晋有庶子四人,职比散骑常侍、中书监令,为太子侍从官;另有中庶子四人,职如侍中,掌文翰,也是太子属官。见《晋书·职官志》。南朝宋承晋制。齐置中庶子。见《宋书·百官下》、《南齐书·百官志》。梁陈皆置太子庶子和太子中庶子。庶子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中庶子行则负玺,前后部护驾。见《隋书·百官上》。北魏庶子中庶子皆置。见《魏书·官氏志》。北齐门下坊设中庶子,典书坊设庶子,见《隋书·百官中》。隋门下坊置左庶子二人,典书坊置右庶子二人。见《隋书·百官下》。唐代左春坊置左庶子二人,正四品,掌侍从赞相,驳正启奏;右春坊置右庶子二人,正四品下,掌侍从献纳启奏。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左春坊比门下省,右春坊比中书省。自此以后,历代相沿,直至清末才废庶子一官。参看《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庶子》、《历代职官简释·庶子》。

猜你喜欢

  • 稍大夫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每稍置一人,掌本稍行政事务,下设稍正上士、稍正中士以佐其职。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左奉裕卫副率

    官名。即太子左内率府副率,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左内率府副率。

  • 军镇

    北魏时期的军事镇戍机构。镇的建置起于刘石、苻姚时, 其时有杏城、三堡等镇。北魏初建置渐多,太武帝时普遍设置,至孝文帝时逐渐废除,尤以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至迁都前后所废最多。军镇制度在全国推行的时

  • 州兵曹掾史

    州分职吏名。北齐置,见“兵曹从事”。

  • 枢密使

    官名。唐代宗永泰(765—766)中始置内枢密使,以宦官为之,掌宫庭奔走,宣传机密诏奏,承受表奏,于内中进呈,若皇帝有所处分,则宣付政事堂及翰林院学士。僖宗时,杨复恭、西门季玄任枢密使,始于堂状后帖黄

  • 三司九列

    “三司九列”是“三公九卿”的别称。《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今陛下所与共坐廊庙治天下者,非三司九列,则台阁近臣,皆腹心造膝,宜在无讳。”

  • 新开狱

    监狱名。唐武则天置,《旧唐书·刑法志》说:“长寿年周兴、来俊臣等相次受制,推究大狱,乃于都城丽景门内别置推事使院,时人谓之‘新开狱’。”《文献通考·考刑五》记其事:“又置制狱于丽景门内,入是狱者非死不

  • 王会司员外郎

    官名。即“王会清吏司员外郎”。

  • 海政局

    海关组成部分之一。即海事部,见该条。

  • 农仓长丞

    官名。西汉水衡都尉所属有农仓长及丞,掌贮藏谷物。《汉书·张敞传》有“甘泉仓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