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长史

左长史

官名。① 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分长史为左、右,总领相府诸曹。魏晋南北朝相国、丞相府例置。当时司徒府诸曹办理日常事务,司徒或置或缺,其左、右长史常置,统领诸曹。其余诸公唯置长史一员,加崇者方置左、右。秩千石。②十六国的政权机构都督府(太府)、牧府(少府)多置左、右长史,总执朝政,位冠僚首,实为国务长官之任,位在右长史上。③明朝王府长史司长官设左、右长史。参见“长史”。


官名。1、东汉置。东汉末年曹操为丞相时分置左、右长史,总掌相府各曹。其后,魏晋南北朝相国府、丞相府皆置;尽管司徒(相国、丞相)或置或省,而左、右长史皆置,统领诸曹。见《晋书·职官志》、《宋书·百官志上》、《南齐书·百官志》、《魏书·官氏志》、《隋书·百官上·中》。

2、十六国时都督府(太府)、牧府(少府)多置左、右长史,位居群官之首,实为国务长官。

3、明朝王府长史司置左右长史,掌王府之政令,总领王府事务。《明史·职官四·王府长史司》:“左右长史各一人,正五品……长史掌王府之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总其庶务焉。”

猜你喜欢

  • 译经润文使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982)译经院建成,中设润文堂,以大臣为译经润文官,润色所译经文。真宗天禧五年 (1021),以宰相为译经润文使。仁宗天圣三年 (1025),又以宰相充任。后皆由宰相兼领

  • 左降官

    被贬降级的官吏。参见“左降”。

  • 塞曹掾

    官名。三国魏置,郡属官。仅置于边郡如朔方郡等。官名,汉魏皆置,为边郡塞曹的长官,掌边塞事务,也奉命出使。参看“塞曹掾史”条。

  • 塘报

    见“邸抄”。

  • 宜都章京

    即“伊都章京”。

  • 史馆同修撰

    官名。南宋史馆置,以侍从官充任,位在修撰下、检讨上,掌修史之事。

  • 管带

    官名。清末新编海军、陆军中设。设于海军者,为一舰之长; 设于陆军者,为一营之长。军官名。1、清朝陆军队长称管带。清末新军陆军编制为军、镇、协、标、营、队、排,队长称管带,步、马、工程、辎重、交通、

  • 廷尉少卿

    官名。北魏始置,为廷尉卿次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改四品上。北齐初沿置,后设大理寺,遂改置“大理少卿”。

  • 十二城门候

    东汉京城洛阳十二门,每门置候一人,掌城门兵。《后汉书·百官四》:“城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雒阳城门十二所。司马一人,千石。本注曰:主兵。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雒阳城十二门,其正南一

  • 达鲁花赤

    官名。蒙古语,意为“镇守者”,汉译“宣差”。蒙古国时期在被征服地区所设监治官,掌军民政实权。元朝建立后,路、府、州、县及蒙古军以外军队元帅府、万户府、千户所皆设此职,品秩同各官署正官,地位高于正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