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武伯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左武伯司长官,省称为“左武伯”,员一人,与右武伯中大夫共掌皇宫内外宿卫禁令,兼统虎贲、旅贲、射声、骁骑、羽林、游击等六率禁卫军士。皇帝临轩,则备三仗于庭,立于殿上东、西阶之侧。皇帝出行则列兵于帝之左右。下设左小武伯下大夫、左小武伯上士以佐其职,领左虎贲率上士、左旅贲率上士、左射声率上士、左骁骑率上士、左羽林率上士、左游击率上士等官属。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左武伯司长官,省称为“左武伯”,员一人,与右武伯中大夫共掌皇宫内外宿卫禁令,兼统虎贲、旅贲、射声、骁骑、羽林、游击等六率禁卫军士。皇帝临轩,则备三仗于庭,立于殿上东、西阶之侧。皇帝出行则列兵于帝之左右。下设左小武伯下大夫、左小武伯上士以佐其职,领左虎贲率上士、左旅贲率上士、左射声率上士、左骁骑率上士、左羽林率上士、左游击率上士等官属。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参见“山金司”。
官名。清置,为外务部长官,掌管国际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民,以慎邦交等。其佐官有副大臣、左右丞、左右参议、参事;其属有司务和郎中、员外郎、主事。见《清史稿·职官六·外务部》。官名。清宣统三年(公元19
官名。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农民军置。于中营制将军下,设左、右、前、后各一人;其他四营制将军下,各设左、右二人,四品。与制将军同为本营大帅。
官名。商代设置,掌为王室养殖和捕捞鱼类。见《合集》二九七零零。
简称“试御史”。明朝任官制度中的一种试职。入都察院为监察御史的官员,先以试职的身分在院工作一年,以熟悉政务,并听本院考察其品行才识,堪用者乃实授,故名。
官名。西周置。 掌王旗帜。 《吴方彝》: “册令吴司众叔金。”《逸周书 ·克殷》孔晁注: “旗色白,故字为。”军中掌旌旗之官。西周设置,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掌监定安公、定安太后第馆。汉平帝子刘婴时,王莽篡位后称刘婴为定安公,以孝平皇后为定安太后,以故大鸿胪府为定安公第,改光明宫为定安馆,使定安太后居之,置门卫使者监视,以防有变。《汉
官名。北周天官府纳言中大夫属官,佐给事上士掌理六经及诸文志,给事于皇帝左右。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五一《元□智墓志》:“周保定四年(564),诏擢为左给事中士。”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
官署名。辽朝置。属东京契丹、奚、汉、渤海四军都指挥使司,统领汉军。其他有汉军之处亦设,统领汉军兵马。
见“厢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