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巡仓御史

巡仓御史

官名。明代十三道御史中,有专管巡视仓场的御史,掌查仓弊。清代监察御史中,有专巡视京、通各仓御史,称巡仓御史。见《明史·职官二·都察院》、《清史稿·职官二·都察院》。


专差御史名。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差御史二人分别巡视在京仓与通州仓。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定差御史一人,提督京通二仓收放粮斛,兼理通惠河事务。清初沿置巡视京通各仓御史,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停差,次年复旧。康熙年间又累有停复。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又置巡察御史一人, 总查仓弊。五年(公元1727年)改京通仓各差一人。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定科、道并差,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增差内仓一人。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改令科、道监放,停差查仓官。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复旧。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又停差。

猜你喜欢

  • 烛刺赤

    蒙古语,意为“掌灯烛者”。元朝大都、上都留守司属下仪鸾局,均设烛剌赤提领所,掌殿庭灯烛张设。

  • 光禄司少卿

    参见“光禄司”。

  • 国防部军法局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直属于参谋总长,掌管全军军法检查、审理以及管狱等业务。设局长一人,中将级;副局长一人,少将级;局内分设二处,处下设科。处长、副处长均为少将或上校级,科长为上校级。

  • 安徽清吏司员外郎

    官名。清朝刑部所属安徽清吏司副长官。简称安徽司员外郎。雍正十二年(1734)设。满、汉各一人,从五品。佐郎中掌司事。光绪三十二年(1906),刑部改为法部,遂裁。

  • 酋长

    部落长。唐吴兢《贞观政要九·安边》:“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

  • 都大提举茶马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始于秦州(今甘肃天水) 及成都府利州路分别置茶场司和买马司。元丰四年(1081),合并为茶马司。掌收茶利以佐用度,凡市马于蕃部者,率以茶易之。设都大提举、都大主管

  • 直史馆

    官名。宋朝初年置,为馆职之一,任职一至二年,然后委以重任,并可超迁官阶。后亦作为特恩加授外任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官名。见“史馆修撰”。

  • 中华民国参议院

    南京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初期中央立法机关。根据《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规定,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一月二十八日在南京成立。共到参议员或代理员四十二人,代表十七个省区:计广东、湖北、湖南、浙江

  • 月令师

    官名。东汉司隶校尉及州部属吏,主时节祠祀。南朝宋亦置,在内外文武官数外,属职掌人,为低级职吏。官名,汉置,属司隶校尉或州刺史,掌时节祠祀。见《后汉书·百官志四·司隶校尉》。

  • 大林牙院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署。掌文翰之事,相当于南面官之翰林院。设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右林牙等职。官署名。辽置,属北面朝官,掌文翰之事。设北面都林牙、北面林牙承旨、北面林牙、左林牙、右林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