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秦朝以前以嘉偶曰妃。后世渐专指皇帝之妾及太子、王侯之妻。《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仇。”《说文解字注》:“妃本上下通称,后人以为贵称耳。”皇帝妃各朝名号繁多,称谓不一。参见各条。


1、在秦朝以前,嘉偶为妃,既包括国君之妾,也包括平民之妻。《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怨耦曰仇。”《汉书·外戚传》:“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臣,父不能得之子,况卑下乎!”

2、秦以后,“”成为皇帝之妾、太子及王侯之妻的专用名称。不同的朝代,妾的多少和名称也不一样,除皇后之外,皆为妃。《汉书·外戚传》:“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这“夫人”、“美人”等,都是“”。又《后汉书·皇后纪》:“改正后妃之制,贻厥方来,岂不休哉!”《汉书·外戚传·孝景王皇后》:“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为妃。”就汉朝说,太子的正妻为妃,其良娣、孺子等皆为妾。同书《孝昭上官皇后》:“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三等。”在汉朝,王妃也称王后。《汉书·高五王传》:“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也……王有爱姬,王后鸩杀之。”王妾又称小妻。《后汉书·赵孝王良传》:“赵相奏乾居父丧私娉小妻。”注:“小妻,妾也。”

猜你喜欢

  • 州军府咨议参军

    官名。《宋书·百官志上》说,咨议之名,始于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时,职“主讽议事。”《晋书·陶侃传》记侃为都督荆州刺史,佐官有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咨议参军。此为州刺史军府咨议参军之始见者。南朝

  • 给事佐

    吏员名。《居延汉简》 12.1(甲2554)与10.14(甲100)都是汉代张掖太守的文书签署,均有给事佐之名。前者给事佐在书佐之次,后者给事佐在属之次。可见给事佐低于书佐而非书佐,大约与府佐相当。据

  • 八作使

    官名。宋初置,属东班诸司使。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分为东、西八作使。通常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为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 司服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司服中士二人,掌管王的吉凶冠服。北周依《周礼》置司服上士,正三命;司服中士,正二命。属天官府御正中大夫。

  • 州望

    官名。南朝梁置。掌管举荐州内人才。《梁书·武帝纪中》: 天监七年 (508) “诏於州、郡、县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

  • 日御

    官名。周朝置。诸侯国掌历法之官。《左传·桓公十七年》:“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御不失日 ,以授百官于朝。”杜预注:“日官平历以班诸侯,诸侯奉之不失天时以授百官。”杨伯峻注:“天子之日官定历以颁

  • 子城使

    胥吏名。宋初沿五代旧制,诸州军胥徒府史有子城使、教练使、都教练使、左右押衙、左右都押衙、中军使、兵马使、都知兵马使。徽宗政和三年(1113)罢。

  • 邮传部右丞

    参见“邮传部左丞”。

  • 臣服

    以臣礼事君,《尚书·周书·康王之诰》:“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顾,绥尔先公之臣服于先王。”

  • 特转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升转官阶的一项特殊规定。即不循常法升转,而由朝廷特别指挥酬赏转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