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奴儿干都司

奴儿干都司

官署名,亦为政区名。明置,为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的简称。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于辽东北部置三万卫,管辖兀者、乞列迷、女真地区,以千户侯史家奴为指挥佥事。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建州女真首领阿哈出来朝,又置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以阿哈出为指挥使,下设经历一人;次年奴儿干地方首领巴刺答哈来朝,置奴儿干卫,以巴喇答哈为指挥同知;此后年年增设,至七年(公元1409年)止,已设立一百二十八卫,加上明初设置的兀良哈三卫,共有一百三十一卫。遂于此年闰四月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以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州为都指挥佥事,统属其众。同年六月又于都司之下置经历司经历,以刘兴为之。都司建立后,所辖卫所又续有所增,到万历时,包括兀良哈三卫在内,共有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四,地面七,站七,寨一。治所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的特林,其辖地西起贝加尔湖(斡难卫),东至小海(鄂霍次克海),东邻辽东都司,北濒白令海及勘察加海。其最北野人部一支常自濒白令海的楚科奇米岛及勘察加半岛到特林进贡、受封。明制除内地十三布政使司之外,不设州县。奴儿干都司是明代在东北设置的行政、司法、军事三者合一的最高地方统治机构,在行政方面,管理居民,征收赋税;在司法方面,执行明朝廷的法令;在军事方面,听从调发、戍守和从征。

猜你喜欢

  • 太子左卫副率

    官名。隋朝始置,为太子左卫率副贰,二员,从四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左侍副率。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复名左卫副率,为太子左卫率府次官,二员,从四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左典戎卫副率,

  • 暹罗馆

    官署名。明、清负责暹罗(今泰国)语言文字翻译的部门。万历(1573—1620)年间始置,设译字生、通事以掌其事,隶太常寺。清初沿置,隶翰林院,乾隆十三年(1748)省并入礼部。

  • 河渠署令丞

    官名。隋炀帝始置河渠署,有令及丞各一人,属都水监。唐沿置,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上;掌修补堤堰、渔钓、川泽鱼醢之事。所属有府、史、典事、掌固、长上渔师、短番渔师、明资渔师诸职。

  • 司廪

    官名。西周置,主管仓廪粮食。隋炀帝大业三年 (607) 于殿中省尚乘局加置,唐太宗因之,置二人,正九品下,后减一人。掌六闲饲料出纳。北宋前期仅存空名,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废。

  • 军学司

    官署名。①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练兵处军学司之训练、教育两科归併设立。掌陆学各学堂教育及各项队伍操法。辖教育、步队、马队、炮队、工程队、辎重队、要塞炮队七科及陆军编译局。置司

  • 内侍官

    见“内侍省”。

  • 亚大夫

    爵名。春秋时郑国置。相当别国的“中大夫”。《左传·昭公七年》:“朔于敝邑,亚大夫也; 其官,马师也。”

  • 左大理平

    官名,即左廷尉平,为大理(廷尉)属官,掌审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参看“大理平”条

  • 监池司马

    官名,三国吴置,掌看守鱼池。《三国志·吴书·孙皓传》:“右大司马丁奉、司空孟仁卒。”注:“(孟仁)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除为监池司马。”

  • 上都留守

    官名。元朝上都留守司长官,兼上都路总管、虎贲卫亲军都指挥使,置六员。秩正二品,下设同知二员,正三品; 副留守二员,正四品; 判官二员,正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