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常卿

太常卿

汉、晋、南朝宋、齐、北魏为“太常”的尊称。南朝梁定为官名,十四班,掌宗庙祭祀礼乐宾客车舆天文学校陵园等事,领明堂、二庙、太史、太祝、廪牺、太乐、鼓吹、乘黄、北馆、典客馆等令、丞,陵监、国学及协律校尉、总章校尉监、掌故、乐正等。陈因之,三品、中二千石。北齐置为太常寺长官,三品,掌管宗庙祭祀礼乐。历朝沿置。以其掌礼乐祭祀,或称乐卿。隋、唐正三品。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奉常正卿,咸亨元年(670)复旧; 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改名司礼卿,中宗神龙元年(705)复旧。又或委大臣为礼仪使,总制定礼仪之事,置太常礼院参议礼制,本官职权渐轻,唯掌祭祀礼乐之事务,其政令则仰承礼部。北宋初为三品寄禄官,仅表示品级俸禄,不预寺务。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正四品。南宋因之。自南北朝迄宋,位列诸卿之首,事权虽有削夺,地位清要。辽、金沿置,地位渐轻,金从三品。元初不置,唯以寺丞、翰林管理寺务,世祖至元九年(1272)始置,正三品。武宗时改升太常寺为太常礼仪院,遂罢。元末朱元璋吴元年(1367)置为太常司长官,明洪武三十年(1397)复为太常寺长官,正三品。明南、北京各置太常寺,均设寺卿,南寺卿多以科甲出身者充任,北寺卿则自永乐(1403—1424)以来,常由乐舞生累资迁任,甚或加礼部侍郎、尚书衔掌寺。至隆庆(1567—1572)初始改用科甲出身者。清朝置满、汉各一员,正三品,掌管坛庙祭祀。或隶礼部,或独立。又别委管理寺事大臣总领寺务,位在其上。明、清位次大理卿。光绪三十二年(1906)太常寺省入礼部,遂废。自北齐以来,亦称“太常寺卿”。参见“太常寺”。


官名,汉置,俸中二千石,掌礼仪祭祀。每祭祀,先奏其礼仪;及行事,常赞天子。每选试博士,奏其能否。大射、养老、大丧,皆奏其礼仪。每月前晦,察行陵庙。有丞一人。见《后汉书·百官志》,后世多沿置。参看“太常”条。

猜你喜欢

  • 昭武校尉

    官名。唐太宗贞观十一年 (637) 置为正六品上武散官。北宋初沿置,为正六品上武散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罢。官名。唐置,正六品上,为武散官。见《新唐书·百官一·兵部》。

  • 殿中冗从武贲

    参见“殿中冗从虎贲”。

  • 政区名。宋太祖为革除唐末以至五代藩镇自擅财赋不上交中央的积弊,设诸道转运使,以掌握地方财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尽罢天下节镇所领支郡,使原有统辖数州的节度使只统一州,于是军监与府州同列,其行政

  • 司行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宾部中大夫属官,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行夫下士三十二人,掌邦国传递之小事。北周仿《周礼》之制置司行下士,正

  • 西北路戍长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总领西北路戍兵。置戍长等职。

  • 小司门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可省称为小司门。地官府司门司次官,佐司门下大夫掌边境关门、城门及宫门的启闭,并发放过所(通行凭证)。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司门下大夫”

  • 大尹

    官名。春秋战国时宋国置,卿爵,一说为近官有宠者,一说为宋外戚之官。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改太守为大尹,东汉复旧称。明朝尊称府县主官为大尹。清朝则为知县别称。1、执政受宠的高级官员。《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 兰台寺

    官署名,为御史台的别称。《通典·职官六·御史台》:“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寺。”

  • 御前诸军

    南宋军名。(1)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由于辛企宗出任御营使司都统制,御营司大军统制韩世宗、前军统制张俊不服,高宗就命二将所统队伍改御营为御前,韩世宗任御前左军统制,张俊任御前右军统制,不属御营,即

  • 削职为民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明制,经考察属于贪酷的官吏,削除其名籍,使为平民,称为削职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