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太傅

太子太傅

官名。与太子少傅并称太子二傅。西汉初掌保养、监护、辅翼太子,昭、宣以后兼掌教谕训导。秩二千石。与太子少傅同领太子门大夫、庶子、洗马、舍人等东宫官属。新莽改名太子师。东汉复故,秩中二千石,掌辅导太子,不领东宫官属及庶务,诸属官由少傅主之。太子于二傅执弟子之礼,太傅不称臣。三国魏以二傅并摄东宫事务,与尚书、东曹并掌太子、诸侯官属选举,三品。西晋三品,有丞、功曹、主簿、五官等僚属。东宫官属如中庶子、中舍人、食官令、庶子、舍人、洗马、率更令、家令、仆、门大夫、卫率等悉隶詹事,有时罢詹事,则悉隶二傅。惠帝时增置太师、太保、少师、少保,与二傅合称六傅,然不常设。东晋、南朝省师、保,唯置二傅。南朝皆置詹事,二傅不领官属庶务。宋三品,梁十六班,陈二品,秩中二千石。北魏至明、清,设置、职掌、品秩皆同“太子太师”,位在太子太师下、太子太保上。


官名。是辅导太子德育的官。商、西周、东周列国秦汉皆有,汉高帝以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位次太常。东汉太傅礼如师,不领官属。汉魏太子于二傅执弟子礼,给书面文辞,称书,而不称令;太傅于太子不称臣。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隋、唐等历代多沿制。清代中叶以后无太子,但其加衔中也有太子师、傅、保,为从一品,而且视为荣典。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六傅》、《历代职官表·师傅保加衔》。

猜你喜欢

  • 理欠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三司理欠司置,隶比部。哲宗元祐元年(1086)采纳司马光建议,改隶户部。三年,复归比部,由比部郎官领之。

  • 知通

    知州与通判合称。

  • 京状

    即“京削”。宋代高中级官员荐举选人改为京官的奏状,即“京削”,见该条。

  • 长秋寺

    宦者官署。北齐置,掌管后宫诸宫阁事务。设卿、中尹为长贰,有丞、功曹、五官、主簿、录事等员。下领中黄门、掖庭、奚官、晋阳宫、中山宫、园池、中宫仆等署及暴室局。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复置,秩正三品。掌

  • 左右备身都将

    参见“左右备身五职”。

  • 行理

    官名。①周朝置。掌迎送宾客的外交官。《国语·周语中》: “敌国宾至”,“行理以节逆之。”韦昭注:“行理,小行人也。”②春秋时诸侯国掌交通使命的官员。《左传·昭公十三年》: “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官名。

  • 市参议会

    市民意机关。国民党政府设置,参议员依据《市参议员选举法》的规定产生,其名额在人口二十万之市为十五名,超过二十万者每增加人口五万则增加一名,任期一年,得再被选。在任期中不得兼任本市政府及其他机关的职务,

  • 通掖郎

    内侍阶官名。金朝置。二十五阶之第十四阶,秩正七品上。官名。金代内侍官,正七品上,称通掖郎。见《金史·百官一》。

  • 亚旅

    ①官名。西周置,春秋时晋国沿置。领兵征战的武官。《尚书·周书·牧誓》: “我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马、司空、亚旅、师氏、千夫长、百夫长”。《左传·成公二年》:“司马、司空、舆帅、候正、亚旅皆受一命之

  • 诵训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四方习俗民间掌故以诏告君王。《周礼·地官》:“诵训,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掌道方慝以诏辟忌,以知地俗。王巡守则夹王车”。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