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府

大府

① 官署名。(1) 春秋战国楚置。负责收藏珍宝货贿,征收工商赋税,督造王室器皿等事。(2) 汉朝指丞相、御史府。《汉书·杜周传》:“郡吏大府举之廷尉,一岁至千余章。”颜师古注:“大府,丞相、御史之职也。”②《周礼》官名。天官冢宰属员。下大夫爵。一说为周朝置。掌贡赋货贿的收藏,供应王室消费及国家财货支出。③元朝驻防将军。《元史·兵志》:“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④明、清总督、巡抚别称。⑤泛指上级官府。


1、官署名。东周时楚国置,掌收藏珍奇宝货、工商赋税、制造王室器皿等。汉朝指丞相府和御史府。《汉书·张汤传》:“汤给事内史,为宁成掾,以汤为无害,言大府,调茂陵尉。”注:“师古曰:大府,丞相府也。”又《汉书·杜周传》:“郡吏大府举之廷尉,一岁至千余章。”注:“师古曰:大府,丞相、御史之府也。”

2、官名。周朝为天官冢宰的属官,掌助大宰收全国贡赋,把贵重物品分类交王府、内府收藏;一般物品分给有关部门,年终统计上报大宰。唐朝称岭南节度为大府;元朝称驻防将军为大府。《元史·兵志》:“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 明、清总督、巡抚别称大府。

3、泛指上级官府。

猜你喜欢

  • 侯夫人

    命妇名号,明置,以封侯爵,曾祖母、祖母、母及本官妻为某侯夫人,俱从其爵。如非追封,本官母以上俱加“太”字,称侯太夫人。外命妇名。汉代列候之妻称夫人。均属泛称,其别加诰授策命者则又加国夫人、郡君、县郡之

  • 右尚署

    官署名。唐朝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改右尚方署置,隶尚方监 (少府监),置令二员、丞四员,掌席荐、制革、胶墨等杂作,供天子御马之鞍辔及刀剑、斧钺、甲胄、纸笔、茵席、鞋履等; 另有监作、典事等。初为

  • 山南江北道提刑按察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置,置司于中兴路(治今湖北江陵),监治中兴、峡州、蕲州、黄州、襄阳等本道诸路,并兼劝农事,隶御史台。又称荆南按察司。设使、副使等官员。至元二十八年改名山南江北道肃政

  • 益政院

    官署名,金哀宗正大三年(公元1226年)置。以学问该博、议论宏远者数人兼之。日以二人上直,备顾问,讲《尚书》、《通鑑》、《贞观政要》。名为经筵,实为内相。见《金史·百官二》。官署名。金正大三年(公元1

  • 契丹、汉儿、渤海内侍都知

    官名。辽朝置。内侍省官员,统领内侍省契丹、汉人、渤海内侍。

  • 巡捕

    官名。清朝总督、巡抚、将军的随从官。分文、武两种,文巡捕以本省之佐杂官充任,武巡捕以本省低级武官充任,分别负责宣传和护卫事。又,钦差官如主考、学政亦有临时之巡捕,由总督、巡抚指派。官名。清代将军、总督

  • 巡官

    官名。唐朝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防御使属官,位判官、推官下。又有营田巡官、转运巡官、馆驿巡官等名目,盖随使而置。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三司诸案置,位推官下,以朝官充任,分领诸案庶务,淳化四年

  • 诵训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四方习俗民间掌故以诏告君王。《周礼·地官》:“诵训,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掌道方志以诏观事,掌道方慝以诏辟忌,以知地俗。王巡守则夹王车”。官名

  • 拟注

    宋代授予官员差遣的方式之一。即“拟差”,见该条。

  • 都提举市易司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改市易务置,总辖内外市易务。初设提举、同提举,后多以三司户部副使兼领。元丰 (1078—1085) 改制,改隶太府寺,掌提点贸易货物,辖市易上、下界及诸州市易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