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中正

大中正

官名。①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负责评定士族内部品第的官员。东汉献帝延康元年(220)置中正,评定士族品第。三国魏齐王曹芳时在郡中正之上设州大中正,核实郡中正所报的品、状,主管州内士族品第的评定,并有推举和罢免郡中正的权力(须经司徒府通过)。本官的设立是当时地方士族势力扩大的结果。两晋、南北朝沿袭此制。州大中正由司徒选授,本州内“乡品”二品的士族高门可以参预其推举,出任者皆为乡品二品的士族高门,许多家族世代相袭。北魏后期选授较滥,恩幸、阉宦亦有任此职者。北齐时规定州大中正须由京官担任,如官职调出京师,则不能担任此职。隋不置。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正月复置,以本州门望高者领之。太宗贞观(627—649)初罢。北魏时无品、无禄,但有罪时可当刑,北齐时州大中正视五品,唐朝无品秩。除州设大中正外,有时郡、国亦置大中正,位在小中正之上,并可推举小中正。参见“九品官人法”、“中正”。② 唐朝时渤海国中正台主官,员一人,比御史大夫,居司政(比仆射)下。见《新唐书·北狄传》。


官名。晋代称州的中正为大中正;北魏的郡中正偶亦称大中正。参见“州中正”、“郡中正”。

猜你喜欢

  • 冶氏

    官名。周朝置。掌冶铸箭镞戈戟。见《周礼·冬官 ·考工记》。

  • 六州大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东魏,北齐沿置。掌管恒、云、燕、朔、显、蔚六州的军政事务。该六州皆由军镇改置,居民为构成高欢军事力量的主体,故此职地位很重要。东魏孝静帝天平四年 (537) 罢,六州事悉隶京畿大都督。

  • 南台治书侍御史

    即“治书侍御史”。

  • 律例馆

    官署名。清朝刑部所属机构。顺治二年(1645)始设。特简王大臣为总裁,以各部院通习法律者十八人为提调、纂修等官。乾隆七年(1742)改隶刑部。设总裁无定员,以刑部尚书、侍郎兼充,提调官一人,纂修官四人

  • 山西部员外郎

    官名。明初户部、刑部所属山西部分置。参见“山西部”。

  • 金官

    ①古官名。传说少皞氏之子该为金官。②官署名。汉朝职掌采金的机构。西汉桂阳郡置有金官。1、古代官名。《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帝少暤,共神蓐收。”注:“此白精之君,金官之臣……少暤,金天氏;蓐收,少暤

  • 太子文学馆

    官署名。辽南面东宫官。袭唐崇文馆制设。置学士、直学士、校书郎等职。

  • 兴业都尉

    官名。三国吴置,领兵。《三国志·周瑜传》:“(周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官名,三国吴置,掌征伐或驻守。《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子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

  • 褫职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清乾隆时湖北按察使周季尝袒庇属员,褫职,免治罪。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规定, 褫职与免官均为县知事惩戒的第一等。同年又规定文官惩戒的第一种亦是褫职,自受处分之日起,非经

  • 舍利小将军

    官名。辽置, 见“舍利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