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外交官领事官考试

外交官领事官考试

北洋政府选拔外交官与领事官所实行的考试制度。依照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九月三十日公布的《外交官领事官考试令》的规定,外交官、领事官的考试与文官高等考试合并举行,典试官即由高等考试典试官兼任,襄校官则由外交部遴选人员呈请大总统派充。应试资格与文官高等考试的应试资格相同(但仅限于修习政治、经济、法律专科者);应试之前须先经甄录试,及格者再由外交总长咨送。考试分为四试。第一试,考国文、外文(英、德、法、俄、日各国文字一种以上);第二试,考宪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外交史;第三试,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学科的专业科目中选考四种;第四试,考约法成案、外交事件、草拟文牍。四试平均分数及格始行录取,录取后由外交部分发驻外使领各馆学习,两年期满,成绩优良者作为候补,得授荐任职。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八月二十七日北洋政府公布《外交官领事官考试法》,二十九日又公布《外交官领事官考试法施行细则》,与以前的规定大体相同,略有修改:如第四试加试外国语;约章成案和外交事件两科均先笔试,再行口试;口试由典试官和襄校官三人以上的出席执行,必要时典试评议员亦可参加。

猜你喜欢

  • 六尉

    六尉,既指六尉郡,也指六尉郡大夫。王莽分三辅为六尉郡,每郡置大夫一人,职如郡太守。《三辅黄图·三辅治所》说:“分三辅为六尉郡,渭城、安陵以西,北至栒邑、义渠十县,属京尉大夫府,居故长安寺;高陵以北十县

  • 官员在职务上犯罪的刑事处分

    《尚书·吕刑》指出当时(西周时)主审案件的刑官,可能出现五种偏差:“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即依仗自己权势随意处理,或乘机和报恩怨,或暗中受到权势者的牵制,或乘机敲榨勒索,或贪赃枉法。若审判官

  • 右侍伯

    即“右侍伯中大夫”。

  • 御前忠佐军头司

    见“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 箭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木中大夫箭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户部总科尚书

    官名。明洪武八年 (1375) 因事务繁剧,于户部总科置,一人。十三年罢。

  • 突厥官名。《新唐书·突厥传上》: “ (骨咄禄)乃自立为可汗,以弟默啜为杀,咄悉匐为叶护。”

  • 内升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即指官员在京之升用。其途有二: 一为翰詹科道等升转相互衙门,如编、检迁中允、赞善; 翰、詹、坊、局、国子监堂官、京堂之依制升用。雍正(1723—1735)初,以编、检、庶吉士内用科

  • 司刑少常伯

    官名。即刑部侍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刑部侍郎。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刑部侍郎为司刑少常伯,咸亨元年复旧。见《通典·职官五·刑部尚书》,参看“刑部侍郎”条。

  • 陕西部

    官署名。① 明朝户部十二属部之一。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原民部、度支部、金部、仓部四属部而置十二属部,分别以十二布政司为名。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领陕西布政司户口、钱粮等事。下设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