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师

国师

官名。新莽始建国元年 (后9) 置,位上公,与太傅、太师、国将同为四辅。刘歆曾任此职。东汉初。彭宠自立为燕王,亦置。西夏、元朝为佛教僧侣官衔。西夏国师曾主持译经。元多授吐蕃高僧。其位低于帝师,高于司空、司徒、国公等僧官。清朝为授与僧人的最高称号。专司教事,设于西藏、甘肃等地。隶驻藏大臣等管辖。又,太师、国子祭酒也别称国师。


1、官名,西汉末年,王莽所置四辅之一,位上公,与太师、太傅、国师并称四辅,刘歆首任此官。见《汉书·王莽传》。《后汉书·隗嚣传》:“王莽国师刘歆引嚣为士。”东汉初,彭宠自为燕王,也置国师。《后汉书·彭宠传》:“国师韩利斩午首,诣征虏将军祭遵降。”

2、帝王封赐给高僧的官衔或称号。北齐始以法常为国师,唐宋沿置。元代也置,多授吐蕃高僧。见《僧史略·国师》、《元史·释老传》。

3、太师的别称。《后汉书·赵典传》:“公卿复表典笃学博闻,宜备国师。”

4、国子祭酒的别称。《梁书·王承传》:“中大通五年,迁长及侍中,俄转国子祭酒。承祖俭及父暕尝为此职,三世为国师,前代未之有也。”

猜你喜欢

  • 小司市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市司次官,员一人,佐司市下大夫掌本司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司市下大夫”。

  • 中书典校

    参见“典校”。

  • 署司钥章京

    见“司钥章京”。

  • 搜检官

    见“搜检”。

  • 司功

    ①官名。春秋晋国置。《左传·昭公十五年》孔颖达疏引《世本》:“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功大伯,伯生候季子。”王谟辑《世本》:“司功氏,晋大夫司功景子士焉佗,因官氏焉。②官署名。隋文帝开皇三年

  • 知度支事

    官名。见“度支使”。

  • 乡法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正二命。

  • 通事郎

    官名,三国魏置,掌起草诏令。魏文帝黄初年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且置通事郎。专掌起草诏令。

  • 特进荣禄大夫

    散官名。明置,文、武正一品,初授。官名。明制,文之散阶正一品初授为特进荣禄大夫,升授为特进光禄大夫。见《明史·职官一·吏部·文之散阶》。

  • 横沙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拟武毅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班阶略有提高,改拟忠勇将军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