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四方馆

四方馆

官署名。隋炀帝始置,以待四方使者,后罢,有事则置,隶鸿胪寺,据事务繁简临时损益,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各置使者一人,掌其方国互市事。唐初复置,以通事舍人主之,属中书省,凡四方进表,华夷纳贡,皆受而进之。宋初,掌通事舍人分番供奉宣赞之名籍,及文武官正衙朝见谢辞、国忌赐香、诸道月旦正至章表,郊祀朝会蕃官、贡举人、进奉使、京官、致仕官、道释、耆老陪位之事,以检校官判馆事。太宗淳化四年(993),置使领其事。其后使阙,则以客省、引进、閤门使副兼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以使领其事。徽宗政和二年(1112),改横行官名,设知四方馆事为长官。南宋初一度并归閤门,后复置。辽朝置,属客省。设使领之。金朝属尚书省兵部,主管诸路驿舍驿马及陈设器皿等事,置使、副使领馆事。


官署名。隋置,属鸿胪寺,对东西南北四方各少数民族各设使臣一人,掌使臣来往及贸易等事。唐代四方馆属中书省,置通事舍人,从六品上,掌朝见引纳、殿庭通奏等事。宋朝四方馆置使,掌文武官朝见辞谢、进章表、收贡物等。参看《文献通考·职官五·通事舍人》、《通典·职官三·中书令·通事舍人》。

猜你喜欢

  • 正理问

    见“理问”。

  • 行台省民部尚书

    官名。唐高祖武德(618—626)初置,陕东道大行台省一员,正四品,掌同民部尚书,兼掌礼部事; 诸道行台尚书省一员,从四品,兼掌刑部、工部; 五年至九年罢。

  • 冗从右仆射

    官名,汉置,俸六百石,掌黄门冗从,居则宿卫,直守门户,出则骑从,夹乘舆车。《后汉书·孝桓帝纪》:“六月,初以小黄门为守宫令,置冗从右仆射官。”

  • 上佐

    州郡、军府高级佐官通称。《晋书·王舒传》:“明帝之为东中郎将,妙选上佐,以舒为司马。”《宋书·刘延孙传》: “世祖伐逆,府缺上佐,转补长史、寻阳太守,行留府事。”迄唐,凡别驾、长史、司马、治中,通谓上

  • 某宫判官

    官名。辽置,见“十二宫都部署司”。

  • 正谏大夫

    官名。即谏议大夫,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中宗神龙元年(705) 复名谏议大夫。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左右谏议大夫为左右正谏大夫,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

  • 加黄钺

    君主授予臣下权力的方式之一。《旧唐书·高祖纪》载:“隋帝诏加高祖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持节大都督为隋代沿魏晋南北朝之制,而加黄钺则专杀戮,其权极大,已非寻常人臣之职。

  • 持书

    官名,汉置,为持书侍御史的省称,掌评全国审判定案中的疑事。《后汉书·隗嚣传》:“申屠刚、杜林为持书。”注:“持书即持书侍御史,秩六百石。”参看“持书侍御史”、“治书侍御史”条。

  • 闽隶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供役畜养鸟类的低级小吏。《周礼·秋官》:“闽隶,百有二十人”,“掌役畜养鸟而阜蕃教扰之。掌子则取隶焉”。郑玄注:“杜子春云:‘子’当为‘祀’。玄谓掌子者,王立世

  • 导官令

    官名。西汉置,属少府,掌选择供奉皇室所用粮食。东汉沿置,秩六百石,改属大司农。三国魏定为七品。两晋、南朝皆置。北齐、隋、唐为司农寺导官署长官。隋从八品,唐正八品下,员皆二人。宋初汉存空名,神宗元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