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吏部中大夫

吏部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夏官府吏部司长官,员一人,掌官员选举,权力极重。下设小吏部下大夫、大吏部上士以佐其职,领司士上士、司勋上士、司录上士等官属。北周沿置,司勋置中大夫,不复属之。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汉成帝初置尚书,有常侍曹,主公卿事。东汉改为吏曹,主选举、祠祀,后又改为选部。魏晋改选部为吏部,主选举事。《册府元龟·贡举部总序》说:“后周依周官之制,建吏部中大夫、掌选举,小吏部下大夫一人以贰之。”北周吏部中大夫员额一人,正五命,属夏官府。任此职者见《周书·宇文测传》:弟深,“孝闵帝受禅,迁吏部中大夫。武成元年(公元559年),除豳州刺史。深在选曹,颇有时誉。”小吏部下大夫佐之,正四命。属官有小吏部上士,正三命。

猜你喜欢

  • 越转

    即“超转”。宋代官员升迁有超转的规定,亦称越转。参见“超转”。

  • 封郭等洲管民提领所

    官署名。元置,属宣徽院,设提领、同提领、副提领各一人。

  • 正一真人

    道教封号。全称龙虎山正一真人。明清掌道教者,领龙虎山上清官道众。洪武元年(1368)张正朝入朝,封为真人,秩二品,世袭。隆庆(1567—1572)中革去真人,只称提点,万历(1573—1620)初仍复

  • 私名

    吏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吏部置,员十人,分掌各案具体事务。吏员名。宋初置于中书省、尚书省六部及寺监,掌书写文书之事,其地位在手分之下。又宋初地方州县不设贴司,惟设私名与书手,掌

  • 廉察使

    ①使职名。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左、右肃政台每年秋季所发之使,以四十八条纠察州县,中宗神龙元年(705)废。②金朝主管廉访检察的官员。地方官员上告冤狱等事,多由朝廷派遣廉察使处理。

  • 中署

    ①官署名。东汉灵帝(168—189)置,积蓄私藏,收天下之珍,以宦官掌之。三国魏沿置,以中署监为长官。南朝宋后废帝(473—477)初,省御府而置,隶少府所统右尚方令,掌作御刀、绶剑及诸玩好器物。南朝

  • 吏部主判

    即“判吏部事”。

  • 内尚食典御

    官名。隋朝内侍省内尚食局长官,置二员,正六品; 以宦官充任。炀帝大业三年(607)罢。

  • 正言博士

    官名。南朝梁武帝大同七年(541)置。员一人,九班。有助教二人。属国子祭酒,教授梁武帝所撰《孔子正言》。

  • 虞部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工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制,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虞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掌京都衢巷、苑囿、山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