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士参军
官名。即“司士参军事”。
官名。即“司士参军事”。
① 司隶校尉属官“部郡从事”的省称。②晋朝诸郡属官,掌督察非法。官名,汉置,又名州从事,即州刺史的从事。每郡国一人,掌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皆州自辟除。另外,还有治中从事(功曹从事)掌州选署及众事;簿曹
明清吏部之铨选制度。明朝定制,凡内外官员出缺,由吏部选补,每月开选一次。初授官及考定升降之官归双月大选。改授、改降、丁忧、候补者归单月急选。所选出之官称为月官。清沿明制,典章更为详备。凡月选之缺,京官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见“掌书”。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武类科目。建中元年(公元780年)诏举,夏侯审等六人及第。
见“十威将军”。
北洋政府时期国家元首的名称之一。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月二十日临时执政段祺瑞被逐后,北洋政府“元首”虚位,暂以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权的形式作为过渡。这时北阀军节节胜利,吴佩孚、孙传芳相继失
南朝梁、陈中军、中卫、中抚、中权将军的合称。
文书名。即经皇帝批示过的奏折。
官名。北魏少府所属有中掖廷监,秩从五品上。参见“掖廷”。
官名。北洋政府附设于外蒙古各级审判处,掌检察民、刑事案件,即检察官之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