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军将军

右军将军

官名。西晋武帝泰始(265—274)初置,与前军、左军、后军将军合称四军将军,各领营兵千人,掌宿卫。是护卫皇帝宫庭的主要禁军将领之一。初属中军将军,后改属领军将军(中领军)。员一人,四品。东晋哀帝兴宁二年(364),因不领营兵,罢。后复置,但不掌宫禁宿卫,孝武帝太元八年(383)淝水战后,都督豫州诸军事、豫州刺史桓伊自西中郎将迁此,后桓伊迁江州刺史,仍兼此,桓伊拜护军将军时,以右军府千人自随,配护军府。南北朝时,仍掌宫禁宿卫。南朝宋初,员一人,四品。明帝泰始(465—471)以后,多以军功得官,无复员限,成为侍卫武职。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九班,陈五品、秩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降为从四品上。北齐时属左、右卫府,员五人,从四品上。隋初列为散号将军,从六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罢。


官名。晋武帝泰始年间置。见《晋书·职官志·左右前后将军》。

猜你喜欢

  • 史佐

    指著作佐郎。南朝宋齐以来,置著作佐郎,参与修史,故又称史佐。《陈书·姚察传》:“吏部尚书徐陵时领著作,复引为史佐。”

  • 内阁诰敕房中书舍人

    官名。明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唯存中书舍人。正统1(436—1449)后,内阁置东诰敕房(与西制敕房相对而言),选中书舍人处其中,掌书办文官诰敕,翻译敕书,并外国文书、揭帖,兵部

  • 殿中太医都尉

    医官名。晋朝置。银印青绶。与“太医都尉”有别。参见“殿中太医”。

  • 正奉大夫

    官名。北宋前期置为正四品上阶文散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废。徽宗大观二年(1108),又改右光禄大夫置,为正三品文臣寄禄官。金、元亦置,为四十二阶文散官第十二阶。金从三品上; 元从二品,

  • 副大臣

    见“大臣”。

  • 司吹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笙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教奏乐器中笙管之属。北周依《周礼》之制,置司吹中士,正二命;司吹下士,正命。属春官府乐部中大夫。

  • 国民政府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七月在广州成立,十五年九月国民革命军北伐,迁武汉。后分为武汉、南京两政府,后来合并于南京。其组织采取五权并立制,设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总揽全国政权。置主席一人、委

  • 都管司

    官署名。辽置,属南面边防官。圣宗统和四年(公元986年)蒲奴宁曾为山后五州都管,掌五州边防军事。

  • 翊卫正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卫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侍卫。从五品。

  • 工尹

    官名。春秋楚置。主管百工的长官,兼领兵征战。《国语·晋语》云: “王使工尹襄问之以弓。”韦昭注: “工尹、楚官。”《左传·文公十年》: “王使为工尹。”杜预注: “掌百工之官。”战国赵、燕设大工尹、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