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卫尉丞

卫尉丞

官名。秦汉魏晋南朝皆置一员,为卫尉副贰,协掌宫门禁卫。西汉秩千石,东汉秩比千石,魏、晋、宋七品,梁四班,陈八品。北魏增置少卿为卫尉之副,丞降为佐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改从六品。北齐置卫尉寺,以卿、少卿为长贰,以丞管理本寺日常事务,从六品。隋、唐、五代因之,皆置二员,隋从六品,唐从六品上。掌判寺事,辨器械出纳之数。唐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司卫丞,后各复旧。北宋员一人,初为寄禄官,用以表示品级、俸禄,无具体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始成为职事官,参领寺务,秩正八品。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罢。辽朝南面官有之。后不复置。北齐以来,亦称“卫尉寺丞”。


官名,为卫尉或卫尉卿之佐,助卫尉或卫尉卿掌宫门卫士及宫中巡察。详《卫尉》、《卫尉卿》条。

猜你喜欢

  • 武卫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掌统率亲军护卫。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初,改名“武卫将军”。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掌统亲军护卫。《三国志·魏书·许褚传》:“后数日(与马超)会战

  • 右都威卫使司

    官署名。元置,为皇太子、皇太后的侍卫军组织。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世祖以五投下探马赤立蒙古探马赤总管府,秩正四品,设总管一人。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拨隶东宫。次年改蒙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 均输令

    官名。西汉分属大司农及水衡都尉。督领地方均输官,转运调剂郡国贡输之物,以节省运往京师的费用,减少物资损耗,并可从中谋利。东汉省。官名。汉代水衡都尉(掌京畿税收货币)和大司农(掌全国物资货币的管理)都置

  • 宝谟阁学士、直学士

    官名。见“宝谟阁”。

  • 五冶太师

    官名。辽北面官。掌四方钱铁之冶。太宗时置。

  • 睦亲宅

    官署名。北宋仁宗景祐二年(1035)营建睦亲宅,以供宗室亲王居住。次年完工,设专官管理。神宗熙宁三年(1070),置为官局,设知丞事领之,隶大宗正司。

  • 直隶清吏司

    官署名。清朝刑部所属十八清吏司之一。简称直隶司。乾隆六年(1741),改现审右司设。掌核顺天府、直隶及八旗游牧察哈尔左翼所属刑名案件。兼理京畿道御史、顺天府府尹、东西陵、热河都统、围场总管、密云副都统

  • 宣力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南面官。统领宣力军。

  • 升甲

    宋朝贡举考试的一项规定。举人殿试合格,通常按成绩分成五甲,赐及第、出身、同出身。部分举人得特殊优待,可升一至二甲。宋代科举考试中的一项规定。宋制,殿试及第者分为五甲,分别赐予及第、出身、同出身。又规定

  • 左右都尉

    官名,为左都尉与右都尉的合称。汉代西域诸国多设此官,为高级武将,掌帅军作战。《汉书·西域传·卑陸国》:“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译长各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