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十二卫

十二卫

军事管理机构合称。隋朝以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御卫、左右候卫为十二卫。唐朝承袭隋制,改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五代为左右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宋朝为左右金吾卫、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领军卫。隋唐时期统领内府、外府府兵,掌宫掖禁卫,及京城巡警、京畿烽候道路,督摄队仗。唐朝后期,府兵既废,虽有其名,别无所领,至宋则仅存虚名。明洪武 (1368—1398) 中置,为京卫上直卫,计有: 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掌番上宿卫,称亲军,以护卫宫禁,不隶五军都督府,永乐 (1403—1424)后屡增为二十六卫。


军事机构的合称,隋文帝始置,又称南衙,掌宫廷宿卫。十二卫原称十二府,隋炀帝改“”为“”。十二卫是左右翊卫、左右骁骑卫、左右武卫、左右屯卫、左右御卫、左右候卫,合称十二卫,统领禁军。其后唐朝沿置,名称略有改动。到宋朝,仅存其名,无实职事。参看“十六卫”条。参看《旧唐书·职官三》。

猜你喜欢

  • 龙制

    宋朝龙图阁待制简称。

  • 前驱中大夫

    官名。北周置。《隋书·伊娄谦传》:‘(谦)累迁前驱中大夫。”正五命。官名。晋有三部司马,其一为前驱司马。北周置前驱中大夫,正五命,府属不详。任此职者,见《隋书·伊娄谦传》:“克并州,累迁前驱中大夫。”

  • 直荡别将

    官名。北魏末置。《周书·杨绍传》:“魏永安(528—530)中,授广武将军,屯骑校尉、直荡别将。

  • 大详稳司军校

    武官名。见“大详稳司”。

  • 善夫

    官名。西周置。①周王近侍。掌传达王命。《大克鼎铭》: “王乎 (呼)尹氏册命善夫克。王若曰:‘克,昔余既命汝出入朕命,今余唯緟乃命。’”《小克鼎铭》: “王命善夫克舍命于成周”。掌饮食。同“膳夫”。《

  • 左至义

    官名。明清道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道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一人,从八品。康熙十三年(1674)定设一人,亦为从八品。依例升迁右至灵,缺出由右至义升补。

  • 前锋正副都督

    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直卫属官,其秩分别为从七品下与正八品下,掌警卫宫廷。

  • 陶工中士、下士

    官名。《考工记》说:“陶人为甗、盆、甑、鬲、庾。”北周置陶工中士,正二命;陶工下士,正一命。掌罇、彝、簠、簋等器的制造,属冬官府司土中大夫。

  • 仓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仓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后又减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为“仓部员外郎”,见该条。

  • 司伦

    官名。西藏有此官,负责协助达赖办理全藏行政事务,凡噶厦议决案件,必须经其审定,然后呈请达赖裁决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