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功曹

功曹

①官署名。汉朝始设,为地方官府职事机构。职掌选举,兼参诸曹事务。其主者,司隶校尉府称功曹从事,州府称治中从事,郡称功曹,县称功曹掾。南朝宋以后、北朝北魏为将军府诸曹之一,长官为参军事。隋唐王府、州,唐三都、都督府所属七曹之一。唐朝王府所属置有功曹参军事一人,参军事二人,行参军四人,典签二人,掌文官簿书、考课、陈设等,只使检校。隋朝府、州、县功曹置掾史、参军事、府史、行参军等员。唐三都置功曹参军事二人、参军事六人。掌考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书启、禄食、祥异、医药、卜筮、陈设、丧葬等事宜。都督府亦置功曹参军事,员一人。又,唐都护府属置功曹参军事一人,参军事三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天策上将府,亦设功曹,有参军事二人,掌官员假使、仪式、医药、选举、考课、禄恤、铺设等事。太宗立为太子后即省。北宋开封府亦置。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废。②官名。汉朝郡县置功曹史,省称功曹,职掌人事,并参与一郡政务。三国郡、晋不开府将军、太子二傅、特进、郡县皆置。南朝宋、齐沿之。梁、陈之列卿、皇弟皇子府、嗣王府、蕃王府置。北朝北魏凡皇子、不开府将军、太常光禄卫尉、郡,北齐九寺、郡县,北周郡亦置。职掌吏事或主选举。将军等所置,在晋位于主簿下,在梁、北魏位于主簿上,郡县所置位常在丞下五官上。凡郡功曹多用本地大族,权重,郡守常委事于功曹。品级: 梁自六班至下四班不等; 陈自七品至九品,北魏自六品至从九品。


1、官署名,汉朝始置,为地方官署的职事部门,掌选举,并兼参与诸曹事务。其长官,司隶校尉府称功曹从事,州府称治中从事,郡称功曹史,县称功曹掾。其后,梁、陈、北魏将军府置功曹,长官称参军事。隋朝王府及州置功曹。唐朝三都、王府、都督府、州皆置功曹。

2、官名,汉始置。司隶校尉属官有功曹从事,掌选署及众事。州郡的佐吏有功曹史,简称功曹,掌管考查记录功劳。《后汉书·百官五·州郡》:“功曹史,主选署功劳。”北齐后称功曹参军事,隋朝也设此官。到唐朝,东都、北都,称功曹司功参军事,掌考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书启、禄食、祥异、医药、卜筮、陈设、表葬、官园、选举等;在王府、大都护府、上都护府、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则称功曹参军事,正六品上,掌文官簿书、考课、陈设等;在州,则称司功参军事;在县,则称司功。见《新唐书·百官四下》。宋朝也设此官。《宋史·职官六·开封府》:“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参军各一人,视其官曹分职莅事。”明代废。

猜你喜欢

  • 圃囿署

    官署名。东汉灵帝光和五年 (182) 始置,以宦者主之。官署名,东汉灵帝置,以宦者为令,掌圃囿的种植和管理。《后汉书·孝灵帝纪》:“始置圃囿署,以宦者为令。”

  • 道长

    官名,汉置,职如县长,掌治本道。凡县主蛮夷曰道,满万户置令,不满万户置长。见《后汉书·百官志五》,参看“道令”条。

  • 司关大夫

    官名。即司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司门郎中。

  • 寝尹

    官名。春秋时楚国置。《左传·哀公十八年》: “寝尹、工尹勤先君者也”。

  • 慎刑司监

    监狱名。清置,专司监禁内务府管辖的旗人、太监、匠役犯人。对于所监禁的人犯,每日派三旗章京等十一人轮流看守, 女犯则移送内管领处,传该管领下年老妇人看守。

  • 䱷人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捕鱼供膳及征牧渔税。《周礼·天官》: “牧人,中士四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掌以时䱷为梁。春献王鲔, 辨鱼物, 为

  • 当郡都督

    官称。北魏指由太守兼任本郡都督,管理军务。《北齐书·封隆之传》:“魏朝以河内要冲,除隆之龙骧将军、河内太守,寻加持节、后将军、假平北将军、当郡都督。”

  • 群牧司制置使

    官名。宋置,为群牧司长官,掌内外厩牧之事,周知国马之政,而察其登耗;凡受宣诏、文牒,则以时下于院、监。见《宋史·职官四·群牧司》。官名。唐置陇右群牧使,监陇右(治所在今青海乐都)诸牧场。宋咸平三年(公

  • 王府典膳

    官名。清置,亲王府、郡王府各一人,秩从六品。掌王府膳羞之事。

  • 台察

    官名别称。唐、宋指御史台六察。明初沿称御史台。御史台废罢后,亦沿称都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