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冢宰

冢宰

①相传为殷、周辅政大臣、百官之长。《尚书·伊训》: “百官总己以听冢宰。”《礼记·檀弓下》:“古者天子崩,王世子听于冢宰三年。”春秋战国泛指执掌国政的大臣。后世亦用以称宰相。唐朝中后期,皇帝初崩,新君始立,从诸宰相中选一人摄冢宰,相当于首相之位。②《周礼》天官之长。亦作大(太)宰。居六卿之首,主管宫廷供御事务,参掌大政,总领百官及财赋之政。西魏末、北周建六官府,置为天官府长官。明、清亦作为吏部尚书的别称。参见“大冢宰”、“天官府”。③ 同“宰夫”。《诗经·大雅·云汉》: “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陈奂《诗毛氏注疏》: “此冢宰为宰夫。”参见“宰夫”。


官名。1、周设此官,为百官之长,掌率百官佐天子治国,即后代的宰相。《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大宰卿一人、小宰中大夫二人……”《尚书·周官》:“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2、三国魏齐王芳即皇帝位后置此官,为诸公之一,位同司徒、司空。《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大将军、太尉奉受末命,夹辅朕躬。司徒、司空、冢宰、元辅总率百寮(僚),以宁社稷。”

猜你喜欢

  • 南外宗正司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置于南京(今河南商丘南),择宗室贤者一人管勾,掌外居宗室事务。大观三年(1109)罢,政和二年(1112)复置。南宋初,先移镇江,几经迁徙后,止于泉州。官署名。宋

  • 汉安都护

    官名,掌总统西方。《后汉书·孝献帝纪》:“省扶风都尉,置安汉都护。”注:“扶风都尉,比二千石,武帝元鼎四年置,中兴不改,至此以羌扰三辅,故省之。置都护,令总统西方。”

  • 总明观

    国立学校名。南朝宋明帝泰始六年(470),以国学废,“立总明观,征学士以充之。置东观祭酒、访举各一人,举士二十人,分为儒、道、文、史、阴阳五部学,言阴阳者遂无其人。”(《南史·宋本纪下》)南齐沿置,隶

  • 律学馆

    官署名。清末商部附属机构。光绪二十九年(1903)设。职司翻译各国商业、保险、实业各律,并参以中国律例,编纂各种商法草案。置总纂官二人,纂修官二人,以本部司员兼充。学馆名,宋置,属国子监,掌教授法律等

  • 公使人

    元朝官署中职司杂事的人员。包括跟随官长的祗候,外出勾捕的曳剌,看守监狱的禁子等。头目称为首领或总领,副职称面前。北方在四两包银户、南方在税粮三石以下户内选差; 免纳科差、税银,免当杂泛差役,并可支请食

  • 修正庶尹

    文勋官名。明置,以授正五品文官再考称职者。勋官名。明置,为文勋第九阶,秩正五品。

  • 行宫留守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四年(1134)始置,以参知政事充任,奏差主管书写机宜文字官一员,干办官二员,准备差遣、差使各三员,使臣五十员。五年罢。六年复置,下设行宫同留守,掌参决尚书省、枢密院事。后废。

  • 帮办税务大臣

    官名。清末税务处之副长官。详“督办税务太臣”。官名。清末置,协助督办大臣、会办大臣,掌理税务处工作。见“税务处”。

  • 必彻彻

    即“必阇赤”。

  • 米仓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司仓下大夫米仓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