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事委员会政治部

军事委员会政治部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由总司令部的政治训练处演变而来。设部长一人,上将级;副部长二人,中将级。下设部长办公厅、总务厅及第一至第三厅。部长办公厅,掌理全部例行事务、关于部长、副部长交办的重要事件以及文电承转事务。设秘书长一人,中将或少将级,下设秘书、副官及事务人员若干人。总务厅掌管全部的人事、财务管理、文书业务,设厅长一人,中将或少将级,副厅长一人,少将级。下辖处、科及印刷厂、运输队等。第一厅主管全军政治工作人员和人事考核管理;第二厅掌理全军政工组织的筹建, 政工人员的训练培养等事宜; 第三厅负责国内外宣传教育等事宜。各设厅长一人, 中将级, 副厅长一人,少将级,厅下设处、科,分理厅务。政治部各厅下的处、科数及各科人员额数视业务情况而有不同,少者一科仅有数人,多者一科达数十人,抗战时第三厅人数曾多达三、四百人。

猜你喜欢

  • 和声署署正

    官名。清朝乐部和声署之主官。掌署事。乾隆七年(1742)设满、汉各一人,以礼部、内务府司员拣充、并以侍从、待诏为加衔。宣统三年(1911)改隶典礼院。

  • 办事大臣

    官名。清朝派往新疆、外蒙古、青海、西藏地区的驻扎大臣,综理边疆事务,权任甚重。除西藏、青海大臣外,新疆、外蒙古办事大臣辅佐驻防将军或都统,办理军务,并兼理粮饷以及通商会盟等事务,由特旨简派。清朝在西部

  • 书记官

    官名。清末新设之职官。掌文书案牍。外务部及新陆军中所设均分为一等、二等; 国子监所设为二等、三等。又,清末新设之川滇边务大臣,所属亦有书记官。详见“一等书记官”、“二等书记官”、“三等书记官”。民国时

  • 大都等路民匠总管府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秩从三品。十四年,升正三品。隶将作院。置总管、同知、副总管各一员。下辖备章总院,秩正六品; 尚衣局,从五品; 御衣局,从五品; 御衣史道安局,从六品; 高丽提举

  • 月参官

    即按规定每月参拜皇帝一次的官员,称月参官。参看“月参”条。

  • 善世

    分见“左善世”、“右善世”。

  • 掌次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掌次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属官,下设掌次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掌次”。

  • 湘军

    清代后期军队名。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由曾国藩在湖南建立。采取兵自招、将亲选、先选将、后募兵的编组方式组成。其兵士称为勇,其营称为勇营,以区别于国家经制军队的绿营。满五百人的称

  • 批红

    公文制度。亦作批朱。明朝章奏批答过程中,需先由内阁大学士票拟文字,再交由司礼监,经秉笔、随堂太监用朱笔批改,然后方可准行。这是内阁与司礼监互相制约的方法。

  • 钵阐布

    官名。即吐蕃官钵掣逋,掌国政最高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