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务府

内务府

官署名。清朝总管宫廷事务之专门机构,独立于政府的行政系统之外。顺治(1644—1661)初设,十一年(1654),以十三衙门取代之,十八年复设,遂为定制。总掌上三旗包衣之政令与宫禁之治理。具体负责宫廷之仓储、财物、典礼、食用、工程、警卫、刑罚; 本府官员之任免; 太监、宫女之管理等各项事宜。设总管大臣,无定员,总领府事。下属堂郎中一人,掌府属文职铨选并督催各司处承办事务; 主事、委署主事各二人,佐理堂郎中; 笔帖式若干人,掌理文书事务。下设广储、都虞、掌仪、庆丰、会计、营造、慎刑七司和上驷、武备、奉宸三院,分办具体事务。特设敬事房,专门管理宦官。此外,还有其他机构数十个,所办之事,除皇室事务外,亦有涉及国家庶政者。其活动范围亦不限于京师,而是遍及畿辅、直隶、奉天、吉林及口外蒙古地区。


官署名。清置,掌管宫廷内的政务;凡宫内的典礼、仓储、财务、工程、刑狱等事,皆归其管。其长官称内务府总管大臣,由满族王公大臣担任,无员限。其属有广储、会计、掌仪、都虞、慎刑、营造、庆丰七司,凡太监皆归其管。见《清史稿·职官五·内务府》、《清朝通典·职官七》、《历代职官简释》。

猜你喜欢

  • 膂力骁壮超绝等伦科

    科举制科之一。隋代设置,属于武类科目。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诏举。参见“制科”。

  • 太师将军

    将军名号。新莽始建国元年(后9)置。时太师王舜病死,王莽以其子褒新侯匡为太师将军。杂号将军名。王莽封太师王舜的次子王匡为太师将军。《见汉书·王莽传》。

  • 司声

    官名。主讽谏之君王。春秋置。《管子·七臣七主》:“四隟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而国势大倾。”《管子集校》郭沫若按: “司声当是谏官之属。古者‘陈诗以观民风’,‘士为诗,工诵箴谏’,以为规戒”。

  • 宫保

    ① 唐、宋太子太保、太子少保之别称。②清朝对太子少保之称呼。雍正 (1723—1735) 后不立太子,而保留太子傅保之名,作为大臣及有功者之加官与赠官,有衔而无实职,然仍视为荣典。大臣多以庆典而得太子

  • 诸行宫副部署

    官名。辽置,见“诸行宫都部署院”。

  • 挑帘子军机

    清朝对军机大臣中地位最低者之称呼。清制,军机大臣入值,以地位为序排列,首领者手捧折盒章奏等件首行,余以次从之,将及乾清宫奏对处,则首领者行稍缓,最后之军机趋前将帘卷起,让诸军机以次行毕而后入。及奏对毕

  • 群雍丞

    见“辟雍”。

  • 左右军巡

    见“军巡使”。

  • 宪政筹备处

    官署名。清末中央各部院、各省督抚及顺天府之附属机构。宣统元年十二月(1910)奏设。机构、职官无定制,一般在京各衙由丞参督管,各省由司道督管。职司有关该衙该省筹备宪政事宜的执行与统计。(1)清末法部筹

  • 幕府

    亦作莫府。将军出征时的府署。战国置。将帅出征军还则罢,治无常处,故以帐幕为府署。幕府省约文书图籍。后世沿称,亦作为将军府、将军的代称。五代时指节度使府。后唐: 诸道开置幕府,除节度副使、两使判官由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