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关都尉

关都尉

官名。秦置。入汉因之。函谷关、武关、玉门关、阳关皆置。掌守卫关隘,稽察行人,征收关税。其中函谷关尤为重要。西汉文献凡称关都尉而不冠地名者,皆指函谷关都尉。当时重视关都尉人选,或以才能,或以大臣子弟、皇帝亲信为之。东汉初沿置,建武六年(后30)省,十九年复置。至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 自函谷、 大谷、 广城、 伊阙、 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八关并置都尉,称“八关都尉”。


官名。秦置,汉因之(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建武九年省(见《后汉书·光武帝纪》),灵帝中平元年三月复置(见《后汉书·孝灵帝纪》),掌收敛关税,稽察行人车马,守护关口(见《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关都尉》)。《后汉书·阴识传》:“帝甚美之,以为关都尉。”西汉时函谷关、武关、玉门关、阳关皆置,文献中不冠关名的关都尉,皆指函谷关都尉。东汉时又加置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七关都尉,加函谷关都尉,合称“八关都尉”。

猜你喜欢

  • 左街大功德使

    官名。又名左街功德使,唐德宗贞元四年 (788) 崇玄馆罢大学士后置,与右街大功德使总领僧、尼之籍及功役。宪宗元和二年 (807) 又以道士、女冠隶之。武宗会昌二年(843)以僧、尼改隶礼部主客司,六

  • 法曹史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位在法曹掾下,掌佐法曹掾主邮驿科程事。其后,魏晋等沿置,掌刑狱罪法事。隋以后无。

  • 显武将军

    官名。北魏置为将军名号。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三品下,二十三年改为四品。金朝定为武散官,从五品中。元朝因置,从四品,宣授。明朝为从四品武官升授之散阶称号。官名。金代武散官从五品中称显武将军。

  • 都省

    官署名。即尚书都省。魏晋南北朝尚书省长官办公场所,亦称“尚书上省”、“尚书都坐”。以录尚书事、尚书令、仆射为长官,属官有左、右丞,都令史,下统六部。隋唐五代及北宋前期为尚书省总官署。唐制,下设左司辖吏

  • 单于右辅

    官名。十六国汉,后燕,北燕置。十六国汉时,与单于左辅各主六夷十万落,每万落置一都尉。后燕时位次尚书。北燕时为大单于四辅之一。见《晋书·刘聪载记》、《慕容熙载记》、《冯跋载记》。

  • 关谷塞尉

    官名。魏置,《通典·职官十八》“魏官品”条,属于第九品者,在诸县令长相之下有关谷塞尉。此为防守关谷塞之尉,视地方情形而定,并非每县必置。

  • 县仓督

    杂任职名。唐制,诸州上县置仓督二人,中县置仓督一人,中下县与下县不置,专掌县仓的出纳监督。

  • 部校

    官名,汉置,即部校尉的简称,详“部校尉”条。

  • 曲豆局丞

    官名。北齐置。见“曲豆局”。

  • 盐铁院

    见“三部勾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