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侍仪局

侍仪局

官署名。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 改原擎执局而置,属宣徽院。掌奉朝仪,率捧案、擎执、奉辇等殿廷仪礼之事。设局使一人,后改为令,从六品。直长一人,正七品。五年改侍仪司。元朝属礼部,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置,正四品。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改正三品衙门。设侍仪使四人,引进使知侍仪事二人,掌朝觐之礼。明初沿置。初为从五品衙门,洪武四年(1371)改从七品。九年罢,改置殿廷仪礼司,后改置鸿胪寺。

猜你喜欢

  • 龙泉苑

    官署名。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置,为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属香山监。苑设圉长一人,从九品,下分各群,设群长,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永乐十八年并入太仆寺。参见“香山监”。

  • 主仗

    杂任职名。唐置,属左右千牛卫,员额一百五十人,掌守供御兵杖。

  • 地方法院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置,设于各县市区域或合数县或数市的区域。为三级法院中的第三级,与最高法院、高等法院相对称。设院长一人,由推事兼任。推事在六人以上的,得分设民事庭与刑事庭,管辖民事、刑事第一审诉讼案件

  • 太庙祭器法物库监

    官名。宋朝置,员二人,隶少府监,掌祭祠器服等物品。

  • 宾友

    官名。明建文(1399—1402)中于各郡王府置,二人,以辅弼郡王,进见时,侍坐,称名而不称臣,王待之以宾师礼。永乐(1403—1424)初罢。

  • 下军大夫

    官名。春秋晋置。晋国军制,有上、中、下三军,皆设大夫。下军大夫位在下军将、佐之下,候长之上,佑助将佐管理军务。《左传·宣公十二年》“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

  • 扬州行省

    即“江淮行省”。

  • 金吾仗司

    见“金吾街仗司”。

  • 小司右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司右司次官,佐司右中大夫掌皇帝出行田猎的护卫。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司右司长官,称司右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府诸司中大夫

  • 邦君

    周朝称诸侯国君。《梁其钟铭》:“梁其身邦君大正,用天子宠。”《尚书·周书·酒诰》:“我西土棐徂邦君、御事、小子,尚克用文王教,不腆于酒。”《诗经·小雅·雨无正》:“邦君诸侯,莫敢朝夕。”指太守、刺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