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侍中寺

侍中寺

官署名,汉置,为侍中的官署。《后汉书·孝灵帝纪》:“侍中寺雌鸡化为雄。”参看“侍中”条。


官署名。侍中本义是入侍天子,西汉时为加官。《通典》说侍中在“汉代为亲近之职”,“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东汉时地位日尊,常在皇帝左右“赞导众事,顾问应对”,成为秩比二千石的实职,但名义上仍属少府,后来逐渐形成侍中寺。《后汉书·灵帝纪》光和元年(公元178年)四月有“侍中寺雌鸡化为雄”的记载。其建立可能与设立鸿都门学有关。《资治通鉴》记光和元年(公元178年)二月“置鸿都门学,其诸生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于为列焉。”由于设置鸿都门学,侍中祭酒乐松等人趁机招引群小,为侍中者甚多,因而设置侍中寺。侍中寺的建立,虽为汉末的变态事件,但却是门下省的滥觞。三国时近侍诸职有:侍中,掌出入侍从,备顾问,魏蜀吴均置,魏制秩第三品;散骑常侍,掌章表、诏命、手笔之事,魏置,秩第三品,又有员外散骑常侍,蜀无考,吴又叫散骑中常侍;中常侍,备顾问应对,魏蜀置,魏制秩第三品,吴无考;其地位次于侍中、散骑常侍、中常侍的有给事中(魏置,蜀吴无),给事黄门侍郎(魏蜀置,吴置黄门郎),散骑侍郎(魏置,蜀无,吴同),然不为属官,其秩均为第五品。此外还有黄门冗从仆射(魏置,蜀吴无考),小黄门(魏置,吴叫中使,蜀无考),黄门诸署长(魏置,蜀吴无考),黄门署丞(魏置,蜀叫黄门丞,吴无考),中黄门(魏吴置,蜀无考),黄门从官,黄门都监,黄门监(以上三职魏置,蜀吴无)。侍中以下的近侍诸职,均由侍中管领,是东汉侍中寺职权的进一步发展。晋初改称“门下省”,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大司工

    官名。春秋时期始见。又写作“大司政”。同“大司空”。《召叔山文簠铭》: “郑伯大司工召叔山文作旅簠。”详见“大司空”。

  • 进士出身

    科举制度。进士科考第分五等,第三等即称“进士出身”。元、明、清诸朝规定,经殿试取录者共分三甲,第二甲赐进士出身。

  • 桂坊司直

    官名。唐置,见“桂坊”。

  • 仪案

    官署名。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开封府所属开封、祥符两县置。大观二年(1108),令天下诸县皆置。职掌仿礼部。宣和四年(1122)大宗正司亦置,掌行宗室朝参,主奉祠事,陈乞入道为尼,及太庙五飨三献

  • 上驷院左司员外郎

    官名。清朝内务府上驷院左司副长官。康熙三十三年(1694)上驷院分左、右二司。左司除郎中外,另设员外郎二人。协掌本司查验马驼、饲养滋生事。

  • 祠仁德掾

    官名,东汉置,为县佐吏,掌祠祀事。常山国元氏县令下有祠仁德掾、史各一人,掾为正,史为副。见《隶释·三·无极山碑》。也有人认为是郡佐吏。

  • 近畿陆军督练公所

    官署名。清末训练近畿陆军之机构。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 (1908) 设。掌督率训练新陆军第一、三、五、六镇。置专司训练近畿陆军各镇事宜大臣一人,督办大臣一人,帮办大臣一人并参议官等。下设兵备处、参谋处、

  • 显文阁直学士

    见“显文阁”。官名,宋度宗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置,位在学士下待制上,掌侍从,备顾问。见《宋史·职官二》,参看“显文阁学士”条。

  • 下案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置,隶中书、门下外省(后改称中书、门下后省),掌受付五案文书之事。

  • 郡兼理司法行政长官

    自秦至西汉,地方实行郡县二级制,郡直接中央;自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为州县之间的一级地方政府。隋炀帝与唐玄宗时又两度改州为郡,此后州郡仅为互名,如宋代无郡的建置,而常以郡代称州。郡的行政长官是太守,兼理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