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从事中郎

从事中郎

官名。东汉大将军、车骑将军属官。职参谋议、大将军府所属员二人,秩六百石。魏晋南北朝皆置。其职依时依府而异,或主吏,或分掌诸曹,或掌机密,或参谋议,地位较高。三国时三公、将军府置,员不定。魏末相国府置四人。晋制,领兵之公府设,故常带将军号,公及位从公以上加兵者置二人,赵王伦为相国,增至四人,秩比千石。东晋诸公领兵者置二人,多至四人。南朝宋公府置略同,但将军为都督而未加仪同三司者不置。官六品。齐、梁公府置,梁官自九班至八班不等。陈制同,官五、六品不等,秩六百石。北魏公府、皇子开府、庶姓开府俱置,官五品。北齐三公府置,官五品。北周丞相府置。北周末避杨忠讳,改称从事内郎。


官名,汉置,属将军,为参谋议事的散职官员,有时也领兵征战。汉末称雄的诸州也置此官。《后汉书·百官志》:“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后汉书·邓寇列传》:“骘西屯汉阳,使征西校尉任尚、从事中郎司马钧与羌战。”《后汉书·朱乐何列传·朱穆传》:“于是请暠为从事中郎,荐巴为议郎,举穆高第,为侍御史。”三国魏晋南北朝皆沿置。三国时三公府、将军府置,无固定人数。魏末相国府置。晋朝领兵的公府及位从公以上加兵的置。南朝宋齐梁陈公府置。《宋书·百官志上》:“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置从事中郎,无定员,分掌诸曹。”北魏公府及皇子、庶姓开府的均置,五品。北齐三公府置,五品。北周丞相府置,后避杨忠讳,改称从事内郎。

猜你喜欢

  • 直荡正副都督

    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直荡属官。其秩分别为从四品上与从五品上,掌警卫宫廷。

  • 儒林郎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始置,正九品上文散官,炀帝大业三年(607)罢。改于秘书省置,十人,正七品,掌明经待问,唯诏所使。唐朝定制为正九品上文散官。北宋前期沿唐制,神宗元丰三年(1080)废。徽

  • 九豆和官

    官名。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又置九豆和官,宫城三里内民户籍不属诸军戍者,悉属之。”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流泉务使

    官名,意即国有当铺掌柜。金朝置,正八品,掌评典物之价,解典事务,流通泉货(流通货币)。佐官有副使一员,正九品。勾当官一员,攒典二人。见《金史·百官三》,参看“流泉务”条。

  • 档案

    通指政府机关或团体、个人在其活动中所形成、已处理完毕并加以分类保存的文书、文件等各种资料。其称始于清。其源出于东北边外民族书写文字的木牌。清杨宾《柳边纪略》云“边外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曰牌子,以

  • 天海关佐将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掌天津海关事务。敛天安梁凤超曾任天海关正佐将,另有副佐将萧某。参见“佐将”。

  • 令

    官名。 战国曾国置。 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竹简文字记载中有“令”的官职名。 参见裘锡圭《谈谈随县曾侯乙墓的文字资料》。

  • 步军统领

    见“步军统领衙门”。官名。是“提督九门(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朝阳、西直、阜成)巡捕五营步军统领”的简称,也称“九门提督”,以亲信的满族大臣担任,负责京城内外门禁和治安,统帅八旗步军五营

  • 司录事

    官名。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改司录参军置,职如故。

  • 戟楯虎贲将军

    官名。北魏置。为皇帝的侍从武官首领之一,统领戟楯虎贲。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