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上閤门副使

东上閤门副使

官名。唐朝中叶以后置,为诸司使之一,多以宦官充任。五代沿置,无职掌。宋初属横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太祖乾德二年 (964) ,定其品秩视员外郎 (六品) 。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复置为职事官,员二人,从七品,为閤门司次官。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改左武郎,别置知閤门事领其职。辽太宗会同元年 (938) 亦置,为东上閤门司次官。金朝初置二人,正六品,与正使同掌赞导殿庭礼仪,章宗明昌六年 (1195) 减一员。


官名。宋初置东西上閤门副使,员额各二人,秩正六品,为閤门司的副长官,属横行副使,多以处外戚勋贵,为华要之职,待遇相当于文臣的侍从官。后渐无职掌,成为武臣迁转之阶,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改东上閤门副使为左武郎,西上閤门副使为右武郎。辽金仍以东西上閤门副使为东西上閤门司的副长官。辽属门下省,金制员额各二人,秩正六品,属宣徽院。

猜你喜欢

  • 村民会议

    村自治组织的议决机关。北洋政府时期,山西省于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实行“村自治”,依照《修正山西县村制简章》的规定,凡满百户的村庄或联合若干村庄在百户以上的,编为一村;因情形特殊,不便同别的村庄

  • 内侍郎

    散官名号。明洪武四年 (1371) 置,以授正六品内官。

  • 库部郎官

    库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 殿最

    官制用语。秦汉凡官吏治绩最优者称“最”,最劣者称“殿”。治绩依据租赋徭役课征,刑狱治理等,由丞相御史评定殿最,奏报皇帝。最者予以赏赐或迁升,殿者则予惩处或贬职。官制用语。1、考核官吏的政绩或军功,上等

  • 左采铁

    官名。战国秦置,主铁官。《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律杂抄》: “大(太)官、右府、左府、右采铁、左采铁课殿,赀啬夫一盾。”

  • 北主客曹

    官署名。东汉分客曹置,与南主客曹分掌护驾及接待周边民族使节宾客事务。隶尚书台。设尚书为长官。三国魏省。西晋复置,设郎 (郎中) 为长官。隶客曹尚书,不置客曹尚书时隶尚书左仆射。东晋省,并入主客曹。北魏

  • 岁课

    汉朝从太学中选任官吏的考试。汉武帝时根据公孙弘的建议,制定法律,规定博士弟子员每岁课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其高第可以为郎中,太常籍奏。如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其成绩低劣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

  • 宣抚安慰使

    官名。唐置,德宗以后,派朝臣巡视灾区,称宣抚安慰使。见《文献通考·职官十三》。

  • 御马司司正

    官名。明初置御马司,其长官为司正,掌御马,正五品;其佐官为副司正,从五品。见《明史·职官三》。

  • 权贵

    指高官显位的大官。《汉书·杜周传附业传》:“业有材能,以列侯选,復为太常。数言得失,不事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