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官制
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主要任官制度。其时王族、贵族凭借宗法、分封之制,世代承袭各种官职。《逸周书·商誓》记商代灭亡以后,周武王召集了伊、旧、何、父……幾、耿、肃、执等“殷之旧官人”(即在商代世代为官的贵族),对他们进行训诫;西周金文器铭也多有王室大臣继任父祖之职的记载。可见商与西周王室大臣均为同姓或异姓贵族。春秋列国卿大夫也都是世袭贵族。正如俞正燮在《癸已类稿》卷三《乡兴贤能论》中所说:“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主要任官制度。其时王族、贵族凭借宗法、分封之制,世代承袭各种官职。《逸周书·商誓》记商代灭亡以后,周武王召集了伊、旧、何、父……幾、耿、肃、执等“殷之旧官人”(即在商代世代为官的贵族),对他们进行训诫;西周金文器铭也多有王室大臣继任父祖之职的记载。可见商与西周王室大臣均为同姓或异姓贵族。春秋列国卿大夫也都是世袭贵族。正如俞正燮在《癸已类稿》卷三《乡兴贤能论》中所说:“太古至春秋,君所任者,与共开国之人及其子孙也。……大夫以上皆世族,不在选举也。”
官名。西汉属宗正,掌管分寸尺丈等长度标准、有丞。初属少府,中属主爵,后属宗正。东汉省。官名,汉置,掌度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平帝元始四年更名宗伯。属官有都司空令丞,内
官名。西晋置,属河南尹。官名,汉置,为郡县属吏,掌交通及修道架桥等事。
官署名。辽朝置,职掌不详。
官名,清朝宗人府吏部、礼部等有堂主事、汉主事二官,正六品。堂主事掌满文奏稿;汉主事掌汉文典籍。见《清史稿·职官志一》,参看“宗人府”、“主事”条。
官名,汉置,即左司空和右司空,属少府,掌囚徒罪犯。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参看“左司空”条。
参见“六部尉”。
官名。西汉武帝建元三年 (前138) 初置期门,比郎,多至千人。平帝元始元年 (后1) 更名虎贲郎,属虎贲中郎将,禁卫皇宫。东汉沿置,又有虎贲中郎、虎贲侍郎、虎贲郎中、节从虎贲之分。分别参见各条。北魏
满语。本义为“有用”、“成材料”,引申为“听差的人”、“听用的人”。清朝内外衙门中无品级的管事人员、随营听用的各项匠人、医生等,统称拜唐阿。吏员名。清置,为衙门中无品级管事人或听差人。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子詹事府家令寺,设令、丞为长贰。隋、唐初沿置,隶东宫,长官改典内。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 改为局,隶内侍省,复置令、丞。掌东宫阁门之禁令及宫人衣廪赐与之出入。属宫有典直、坊事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一不领民庶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