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下官

下官

① 下属官吏。《汉书·贾谊传》: “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② 封国属官对国主自称之词。其初,称臣或下官皆可,至南朝宋孝武时定为制度。《宋书·刘穆之传附刘邕传》: “先是郡县为封国者,内史、相并于国主称臣,去任便止。至世祖孝建中,始革此制,为下官致敬。”③官吏自称时的谦词。


1、属下的官吏。《汉书·贾谊传》:“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注:“师古曰:罢,废于事也。软,弱也。罢读曰疲。”

2、郡国属吏对其长官、国主的自称。汉朝封国的属吏对其国主既称臣,又称下官;到南朝宋,才仅称下官。《宋书·刘邕传》:“先是郡县为封国者,内史、相并于国主称臣,去任便止。至世祖孝建中,始革此制,为下官致敬。”

3、官吏自称的谦词。江淹《江文通集·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陔余丛考·下官》:“戏本凡官员自称,皆曰下官。”

猜你喜欢

  • 翊左将军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与“四平将军”同班。普通六年(525)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班。陈文帝天嘉六年(565),杜稜自领军将军迁此职、丹阳尹。拟

  • 上林署直长

    官名。元置,为上林署令丞的佐官,见“上林署”。

  • 后军都督

    官名。北魏末北海王元颢置。统领后军事务。《魏书·孝庄帝纪》:“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破元颢后军都督侯暄于梁国,斩之,擒其卒三千人。”

  • 右奉宸卫

    官署名。即右千牛卫,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千牛府置,旋改右千牛卫。

  • 刀人

    官名。隋炀帝时宫中女官,虽名“刀人”,并无职掌,只是趋侍左右而已。《隋书·后妃传序》说:“炀帝时,后妃嫔御,无釐妇职,唯端容丽饰,陪从醼游而已……又有承衣刀人,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已(以)下。

  • 武学直学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十六年(1146)重建武学,置一员,兼任武学司计。

  • 总领措置官田所

    见“提领官田所”。官署名。宋正和元年(公元1111年)置,是出卖官田的临时机构。

  • 冬官

    ① 官署名。(1)西魏、北周冬官府简称。(2)唐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工部之改名。后代即沿用以称工部或其首长。(3)太平天国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以天、地、春、夏、秋、

  • 新野君

    封号名,桓帝邓皇后的母亲阴氏的封号。《后汉书·张禹传》:“四年,新野君病,皇太后车驾幸其第。禹与司徒夏勤、司空张敏俱上表言:新野君不安,车驾连日宿止,臣等诚窃惶惧。”

  • 大田

    官名。春秋战国齐、秦等国置。掌农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垦草仞邑,辟地生粟,臣不如宁武,请以为大田。”《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禀大田而毋(无)恒籍者,以其致到日禀之,勿深致。”官名,也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