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下大夫

下大夫

①官爵名。周朝官制大夫爵中最低一等。《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春秋时大国下大夫相当于小国下卿之位。《左传》成公三年: “上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晋、郑、吴等国下大夫或称为“嬖大夫”。参见“大夫”。②新莽官秩名。《汉书·王莽传》,始建国元年(后9): “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千石曰下大夫。”③北魏官名。尚书诸曹及内都、外都等曹皆置,位在诸曹令之上,多由此迁本部尚书。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无此职。④西魏、北周官名。天官、地官等六府皆置,多为各司次官,如“小宗师下大夫”、“小膳部下大夫”等,亦有为较次要之司长官的,如“司门下大夫”、“司射下大夫”等。正四命。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以下官,府置四司,以下大夫为长官,上士为次官。宣帝即位后,复旧。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春秋时晋置此官,位在卿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晋国之法,上大夫二舆二乘,中大夫二舆一乘,下大夫专乘,此明等级也。”王莽时称千石俸为下大夫,也代指千石俸的官员。《汉书·王莽传》:“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千石曰下大夫。”

猜你喜欢

  • 宝武局

    官署名。清朝湖北之铸钱局。顺治七年(1650)置局,雍正七年(1724)改今名。设监铸官一人,以武昌府同知充任。掌理本省鼓铸事宜。

  • 父台

    对州县长官的敬称。乡绅或文人对州县长官称父台,或父母官。“父台”之“父”,是“父母官”之意;“台”是敬词,用于对对方的称谓,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 文明

    宋朝文明殿学士省称。

  • 芸扃

    秘书省的别称。唐代陈子昂《陈伯玉集五·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芸扃靓奥,见天下之图;石柱闻琴,知君子之化。”

  • 都部署判官

    官名。辽置,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 铸钱匠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督造钱币。员额四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 管勾河桥官兼讥察事

    官名。金置于大庆关,员额一人,秩正八品。掌解系浮桥、济渡舟楫、巡视河道、修完埽岸,兼率埽兵四时功役、栽植榆柳、预备物料、讥察奸伪等事。下设同管勾一人,司吏二人。

  • 忠武校尉

    散官名号。金始置。为文散官,以授从七品上武官。元朝沿置,改武官从六品,敕授。明朝为武官从六品,升授。官名。金代武散官从七品上称忠武校尉,元、明为从六品升授。见《金史·百官上·武散官》、《元史·百官七·

  • 官名。战国置。掌冶铸的低级工官。《战国策·西周策》: “函冶氏为齐太公灵良剑。”姚宏注: “函、姓也。冶,官名也,因以为氏。知铸冶,晓铁理,能相剑。”

  • 僮仆都尉

    匈奴官名。属西边日逐王,置于焉耆、危湏、尉黎间,掌诸国赋税。匈奴视诸国为僮仆,故名。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日逐王降汉,使郑吉为西域都护,并护南北两道,僮仆都尉由此罢。官名,汉时匈奴置,掌领西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