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支县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金城县置,属枹罕郡。治所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元和志》卷39龙支县:“西南有龙支谷,因取为名。”一说在今甘肃永靖县北。唐属鄯州,上元后陷于吐蕃。
古县名。北魏初于龙支堡置北金城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名龙支县,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属金城郡。北周、隋属枹罕郡。唐属鄯州,上元后地入吐蕃。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金城县置,属枹罕郡。治所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元和志》卷39龙支县:“西南有龙支谷,因取为名。”一说在今甘肃永靖县北。唐属鄯州,上元后陷于吐蕃。
古县名。北魏初于龙支堡置北金城县,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名龙支县,治今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属金城郡。北周、隋属枹罕郡。唐属鄯州,上元后地入吐蕃。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西张家营镇西。《方舆纪要》卷17延庆州“东螺山”条下:“又佛峪山在州西北三十里。下有温泉。”
即今云南个旧市东北三十六里鸡街镇。《方舆纪要》卷115蒙自县:鸡街寨“在县西北。道出府城,此为要口”。
元至元中置,属乌撒乌蒙宣慰司。治所在今云南镇雄县北。辖境约当今云南镇雄、彝良、威信等县地。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为芒部府。古名屈流大雄甸。元至元中置路,治今云南省镇雄县北芒部。辖境相当今云南省镇雄
北周保定二年 (562) 置,治所在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江南岸)。三年 (563) 废。北周保定二年(562年)置,治黄土县(今陕西旬阳县东汉水南岸)。次年废。
在今四川郫县西。《隋书·地理志》:郫县有平乐山。《元和志》卷31郫县:“平乐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元丰九域志》卷7:郫县有平乐山。
西汉置,属汝南郡。治所即今安徽临泉县西五十里鲖城镇。《汉书·地理志》: “应劭曰: ‘在鲖水之阳。’”故名。西晋属汝阴郡。北魏属新蔡郡。北齐废。隋开皇十一年 (591) 复置,大业初属准阳郡。唐初废。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五里。《清一统志· 岳州府一》: 南津港 “西通洞庭,为泊舟之所。旁有堤”。
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1933年至1943年,陕甘宁边区、晋绥边区神府县所在地在此。
北宋置,属乾宁军。在今天津市西。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四十余里。今名马坊头。《元和志》卷2冯翊县:“沙苑,一名沙阜,在县南十二里。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后魏文帝大统三年,周太祖为相国,与高欢战于沙苑,大破之。”《清一统志·同州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