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坪镇

龙坪镇

①即今湖北武穴市东二十八里龙坪镇。清置巡司于此。

②本名龙坪场。1932年置镇,即今贵州遵义县(南白镇)东龙坪镇。


(1)在湖北省武穴市东部长江北岸。面积67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坪,人口 7380。镇以驻地名。1949年为广济县第四区。1951年为龙坪镇,1958年为龙坪公社,1982年为龙坪镇。1987年置龙坪街道办事处。2001年复置镇。龙坪为原广济县三大古镇之一。明成化、弘治年间已现繁盛,“编户三千七百有奇,土著累千金者不可胜数,而远方富商大贾,舟车辐辏,尘市浩穰”。为粮食、棉花、杉木的重要集散地。主产稻、棉花、油菜籽。有棉纺、机泵、电器、兽药等厂。孔武公路经此。(2)在湖北省保康县东部。面积202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坪,人口 1620。处山间坪坝,因西北山形蜿蜒似龙,山麓两潭似龙眼,名龙眼坪,简称龙坪。1949年属两峪区。1958年属两峪公社,1975年析置大水公社。1980年改名龙坪公社,1984置龙坪乡,1987年改镇。主产玉米,并产小麦、白木耳、香菇、生漆、核桃。中药材有天麻、黄连。有砖瓦、农机等厂。建有大水林场。南官公路经此。名胜有聚龙山、千家林等。(3)在广东省连州市中南部。面积164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坪,人口 1120。因驻地东靠龙坪寨,故名。1953年设龙坪乡,属连县一区。1958年设龙坪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设镇。多石灰岩丘陵。主产稻、玉米,并产花生、大豆、柑橘、黄烟等。孔塘烟有名。有煤矿,并有凉果加工、煤球、水泥等厂。107国道经此。(4)在贵州省遵义县中部偏东、湘江西岸。面积125.6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坪街,人口 5000。1932年置中兴、龙坪、兴隆镇。1953年置龙坪、大新、兴隆等乡。1958年并置龙坪公社,1961年后分置。1992年以龙坪镇及大兴、双兴二乡并置龙坪镇。产稻、油菜籽、烟草、花生、生猪、辣椒。有农具、水泥、制砖、建筑、印刷、缝纫、食品加工等厂。为县中部主要集镇。206国道经此。(5)在贵州省罗甸县中部、老鸦坡北麓。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87.4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坪村,人口 3240。古名拉窝,明初设罗斛哨。明代曾名白龙、龙平。清雍正五年(1727年)于此设罗斛州判。光绪七年(1881年)为罗斛厅治所。1913年后为罗甸县治所。1930年置镇。因其地势平旷,改今名。1951年设龙坪镇,1958年改建城关公社,1984年复置龙坪镇。1992年立亭、所也二乡并入。蔬菜成熟早,产量高,为省城贵阳蔬菜供应基地。产甘蔗、香蕉。有农业部黄果栽培试验场、水果研究所。有硅铁、造纸、制药、水泥、砖瓦等厂。册独、贵罗公路在此交会。


猜你喜欢

  • 海门

    ①指长江入海处。《资治通鉴》: 五代梁贞明五年 (919),吴越王镠攻吴常州,徐温拒之,“陈璋以水军下海门出其后”,即此。②一作鳖子门。系春秋至明代的钱塘江入海口,在今浙江萧山市东北坎山镇与赭山镇之间

  • 茅坡场

    即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东北茅坡镇。清道光 《遵义府志》卷6遵义县: 茅坡场在 “城东百三十里”。

  • 瓦屑墩镇

    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瓦屑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瓦屑墩镇在“邑西北三十里。昔张氏聚族于此。嘉靖间倭人寇毁张氏居,积瓦砾成墩,故名”。

  • 滑州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改杞州置,治所在白马县 (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寰宇记》 卷9:“取滑台为名。” 大业二年 (606) 改为兖州。三年改东郡。唐武德元年 (618) 复置滑州。天宝元年(

  • 杨粲墓

    在今贵州遵义市城区东南十五里永康乡皇坟咀。原系宋代白锦堡,后为播州杨氏墓地。杨璨墓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1957年清理发掘前已被破坏,出土文物较少。腰坑内获铜鼓两面,铸造精美。墓用白

  • 天台砦

    在今四川长寿县北。《清一统志·重庆府二》:天台砦“在长寿县北四十里。旧有天台寺。地极陡峻。明末乡人多避兵于此”。

  • 邛都河

    指今四川西昌市东南邛海及邛海河。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邛都县“有邛都河,河中有蜯巂山”。

  • 洮索铁路

    自吉林洮安 (今白城市) 西北至索伦(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索伦镇)。长199.8公里。1929年动工修筑,1934年建成。今为白阿线的一段。

  • 窑店驿

    即今甘肃临洮县东南窑店乡,道通渭源县。《清 一统志·兰州府二》: 窑店驿 “在狄道州东五十里”。

  • 竹水

    又名赤水。亦名大赤水。源出陕西渭南市东南箭谷山下,北流注渭。《山海经·西山经》:竹山“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水经·渭水注》:竹水“南出竹山,北径媚加谷,历广乡原东,俗谓之大赤水,北流注于渭”。《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