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黑城

黑城

①在今内蒙古武川县南。《魏书·太祖纪》:登国六年 (391),“卫辰遣子直力鞮出稒阳塞,侵及黑城”。即此。

②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 (达来呼布镇) 东南五十里纳林河东岸。为西夏黑水城和元代亦集乃路治所。蒙古语名哈日浩特,意即黑城。现存城墙为元代扩筑,最高达 10米,周围约 1600米,东西两面开设城门,并加筑有瓮城。城墙西北角上有一塔高约13米。城内官署、府第、仓廒、佛寺、民居和街道遗迹乃依稀可辨。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在今陕西延安市东南。相传为十六国夏王赫连勃勃所筑。《寰宇记》 卷36延州临真县: 黑城 “在县东二十五里,库利东流川交口。赫连勃勃置,大象二年于此置郡,其城缘山坡崎岖不正,遂名黑城”。


(1)古城名。(1)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北。北魏登国五年(390年),刘卫辰遣其子直力鞮出稒阳塞,攻黑城,即此。(2)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达赖库布东南。据说即西夏古都黑水城。(2)集镇名。在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南部。黑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2800。明代建城,后内迁城空废,故称黑城。清乾隆年间山西人来此在古城下挖窑居住成村。产小麦、玉米、谷子、莜麦、枸杞。有农机、食品等厂。托和公路经此。古迹有明代镇虏卫古城遗址。


猜你喜欢

  • 蒸湘

    湘江流至湖南衡阳市北与蒸水合流后称为蒸湘。与漓湘、潇湘合称为三湘。湘江在湖南省衡阳市北与蒸水会合后称为蒸湘。与潇湘、漓湘合称“三湘”。

  • 下国

    春秋晋旧都曲沃别称。故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左传》:僖公十年(前650),“秋,狐突适下国。”唐孔颖达疏:“晋昭侯尝以此邑封桓叔,桓叔国之三世,武公始并晋国,迁居而就之此。曲沃,晋之旧国,故谓之为下

  • 荻丘

    或作狄丘。在今安徽寿县东南。《水经·肥水注》: “肥水又北径荻城东,又北径荻丘东。” 《魏书·李神传》: “转宁远将军、陈留太守,领狄丘戍主。”

  • 延贤山

    即今四川绵阳市南三里塔子山。《方舆胜览》卷54绵州:迎贤山“即郡之南山。岸曲有巨石。初有父老钓于涪水,因名涪翁钓矶。《后汉书》云:郭玉尝传其学,故延贤之名因此得之”。又称榜山、南山、太平山、塔子山。在

  • 咸平路

    金天德二年 (1150) 改咸州路置,治所在咸平府咸平县 (后改平郭县,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铁岭市以北辽河流域地。金末废。金天德二年(1150年)改咸州路置,治咸平府(今辽宁开原

  • 黑谷关

    南宋绍兴中置,在今甘肃西和县南百里。《宋史·吴曦传》: 南宋开禧二年 (1206),吴曦叛,“金人犯西和,王喜、鲁翼拒之。战方急,曦传令退保黑谷,军遂溃”。即此。

  • 高桥儿寨

    明置,在今宁夏灵武县境。《方舆纪要》卷62兴武所: 高桥儿寨 “在所西南。正德初,总制杨一清言: 宁夏花马池、兴武营,直抵高桥三百余里,为寇入边门户,诸部多屯牧其处”。

  • 梁口

    在今吉林通化县南桓仁水库北江口村附近。《三国志·魏书 ·毋丘俭传》: “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在今吉林省

  • 大信镇

    在今安徽芜湖市北东梁山南大信河口。明、清置巡司于此,亦称东梁山巡司。《方舆纪要》卷27当涂县:大信河“今有大信巡司,亦曰东梁山巡司,置于府西南大信河口之大信镇”。在山东省即墨市西南部。面积93.1平方

  • 郁 (鬱) 阳县

    南朝宋置,属晋兴郡。治所当在今广西西南部左江中下游、邕江以北。南齐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