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土山

黄土山

在今河北满城县北十里。《方舆纪要》 卷12满城县: 黄土山,“山顶平旷可居。石中有泉。昔人避兵于此,亦名黄土寨”。


猜你喜欢

  • 石门口

    ①即今河北遵化市西四十五里石门镇。《水经·鲍丘水注》:灅水“东南径石门峡,山高崭绝,壁立洞开,俗谓之石门口。汉中平四年,渔阳张纯反,杀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紘。中平五年,遣中郎将孟益,率公孙瓒讨纯

  • 朱坑墟

    即今广东清新县西北珠坑镇。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移滨江巡司于此。

  • 花剌子模国

    中亚古国之一。在阿姆河下游一带。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西北库尼亚乌尔根奇)。《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花剌子模”。公元1221年为蒙古成吉思汗所灭。

  • 栗河

    即今白河支津。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十里。《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溧河,“淯水支流。自马渡堰分流,至新野县界,仍入于淯”。

  • 十三省

    明初袭元制,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沿称布政使司为省。至永乐十一年(1413)有十三布政使司,故又称十三省。明初沿袭元制,境内分设若干行中书省。洪

  • 湖南镇边宣慰司

    元改顺州羁縻州置,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东南。元末明玉珍改为沿边溪洞宣抚司。

  • 荔蒲县

    即荔浦县。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四十里青山乡。《汉书·地理志》 作 “荔蒲县”。

  • 容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升容州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普宁县 (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北流、陆川三县地。后复为容州。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容州置,治普宁县(今广西容县)。辖境相当今

  • 清水县

    ①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陕西卷下:清水县“以清水在县境” 为名。东汉废。西晋复置,属略阳郡。北魏为清水郡治。隋大业初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宝应元年 (7

  • 石棚寨

    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南百里唐赛儿寨。《方舆纪要》卷35益都县:“明永乐中,妖妇(按指对农民起义的侮称)唐赛儿作乱,保据于此。”唐赛儿,山东蒲台(今滨州)人。明永乐十八年(1420)率众在此起义。石棚寨又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