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鸿池陂

鸿池陂

又作洪池、鸿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汉晋故城东二十里,今偃师市西。《水经·谷水注》: 谷水自洛阳城东南,“又东注鸿池陂。池东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东西横塘,水流径通”。北魏亦作洪池。久湮。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晋洛阳故城东,与偃师市西之间。东汉置鸿池丞主之。《后汉书·安帝纪》:东汉永初三年(109年),京师大饥,“诏以鸿池假与贫民”;《桓帝纪》:元嘉三年(153年),桓帝幸鸿池。皆指此。《水经注·穀水》:穀水自洛阳城东南“东注鸿池陂。池东西千步,南北千一百步,四周有塘,池中又有东西横塘,水流径通”。北魏时亦称洪池。久湮。


猜你喜欢

  • 妫川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妫州置,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旧怀来(已没入官厅水库)。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及怀来、赤城、崇礼、张北、怀安、涿鹿等县地。乾元元年(758)复为妫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妫州

  • 黑盐井

    ①在今四川盐源县西。清设盐课司于此。②即今黑井镇。在云南禄丰县西北八十四里。《方舆纪要》 卷116定远县: 黑盐井在 “县东七十里。有釜盐,有提举司,其产盐之井曰复隆井,旧名岩泉。又有大井、东井,凡三

  • 洭水

    又名湟水、洸水。即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汉书·地理志》 桂阳郡含洭县注: “应劭曰:“洭水所出,东北入沅。” 《水经·洭水注》: “洭水又径阳山县南……洭水又径含洭县西……洭水出 (洭浦) 关右合溱

  • 马门江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之南流江。《资治通鉴》:唐咸通四年(863),南诏陷交趾,蔡袭“幕僚樊绰携其印渡浮江”。胡三省注:“自白州博白县西南百里下北戍滩,出马门江,渡海,抵安南界。樊绰携印渡处,即此江。”

  • 东大寺

    又名化觉寺。在今陕西西安市。

  • 大定县

    ①辽置,为中京大定府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辽史·地理志》 大定县:“白霫故地。以诸国俘户居之。”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改为大宁县。②元至元二十年(1283)降大安州置,属沔州。治所在

  • 新乡镇

    明改赖因乡置,属马湖府屏山县。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境。《方舆纪要》 卷73屏山县: 新乡镇在 “府北二百里沐川司内。本名赖因乡。《志》云: 镇东去犍为县二百里,西去建昌都司千二百里,南接大凉山五百里

  • 羊圈湾

    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3:“(巴尔库勒)淖尔北三百余里曰阿贵图,谚曰羊圈湾。又北六十余里为都兰哈喇山。”

  • 崇正镇

    清置,属扶风县。即今陕西扶风县北法门镇。

  • 赶水镇

    即今四川綦江县南一百二十里赶水镇。明嘉靖十一年 (1532) 移东溪巡司于此。在重庆市綦江县南部。面积198.2平方千米。人口7.9万。镇人民政府驻赶水,人口2.5万。宋名捍水,后演变为赶水。曾为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