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阳五堰
又称五堰。唐杨行密将台濛所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淳溧河上游。《新唐书·杨行密传》:景福元年 (892),“孙儒围行密宣州,凡五月不解。台濛作鲁阳五堰,拕轻舸馈粮,故行密军不困,卒破儒”。《清一统志·江宁府》: 五堰 “在高淳县东广通镇中江下游,……宋元祐间,宜兴进士单谔著书言修台濛五堰,苏常之水十可去其七八。苏轼奏议: 五堰者,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使入芜湖。其后商人贩卖簰木,东入二浙者以五堰为阻,绐官废去,于是宣、歙诸水多入荆溪”。
又称五堰。唐杨行密将台濛所筑。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淳溧河上游。《新唐书·杨行密传》:景福元年 (892),“孙儒围行密宣州,凡五月不解。台濛作鲁阳五堰,拕轻舸馈粮,故行密军不困,卒破儒”。《清一统志·江宁府》: 五堰 “在高淳县东广通镇中江下游,……宋元祐间,宜兴进士单谔著书言修台濛五堰,苏常之水十可去其七八。苏轼奏议: 五堰者,以节宣、歙、金陵九阳江之水,使入芜湖。其后商人贩卖簰木,东入二浙者以五堰为阻,绐官废去,于是宣、歙诸水多入荆溪”。
在今四川阿坝县境。《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遂徙上陇,止于抱罕暨甘松,南界昂城、龙涸。”
①北魏太和十七年 (493) 改司州置,治所在平城 (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八里古城村),辖境相当今山西北部内长城以北,河北蔚县、阳原县,内蒙古凉城、丰镇、兴和等县及察哈尔右翼前旗等地。孝昌中为六镇起义军所
在今云南晋宁县西十里。《方舆纪要》卷114昆阳州: 珊蒙果山 “在州西十里。顶秀三峰,奇分八面”。
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直罗镇。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陕西省富县西直罗镇。属北地郡。东汉初废。
即郫县城。在今四川郫县。《晋书· 惠帝纪》: 太安二年 (303) 十 一月,“李雄自郫城攻益州刺史罗尚,尚委城而遁,雄尽有成都之地”。
北宋崇宁三年 (1104) 置,属虢州。治所在栾川冶镇 (今河南栾川县)。金海陵王贞元二年(1154) 废。1949年析嵩县、卢氏县复置,属河南省。在河南省西部、伊河上游。属洛阳市。面积 2185
在今湖北黄梅县东北五祖镇北。《清一统志·黄州府二》:五祖寺“在黄梅县东北冯茂山。亦名真慧寺。唐咸亨中,五祖宏忍禅师建”。今寺为清咸丰年间建。有北宋建十方佛塔(八角七级,高6.36米)、释迦多宝如来佛塔
浑河支流。在今辽宁东南部。上游北太子河北新宾满族自治县南,南太子河出本溪县东,在北甸附近汇合,西流经本溪市、辽阳市,至海城市境入浑河。《辽史·地理志》 东京辽阳府:东梁河“又名太子河,亦曰大梁水”。《
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牛心顶镇。《清史稿·地理志》 海龙府:“牛心顶子至郭大桥入吉林磐石。”
南明永历二年(1648)改阿迷州置,治所即今云南开远市。清顺治十六年(1659)复名阿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