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城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里。北魏尝侨置鲁县于此。
②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元和志》 卷6鲁山县:“鲁城,在县东北十七里,高齐置以御周。”
③又作鲁陈。即柳城。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北鲁克沁镇。《明史·西域传·柳城》: “柳城,一名鲁城,又名柳陈城。”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南三十里。北魏尝侨置鲁县于此。
②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北。《元和志》 卷6鲁山县:“鲁城,在县东北十七里,高齐置以御周。”
③又作鲁陈。即柳城。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北鲁克沁镇。《明史·西域传·柳城》: “柳城,一名鲁城,又名柳陈城。”
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宁县: 郑溪 “在县城 (治今新城镇) 南。亦曰郑溪井。溢流而入鹅岭水”。
①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魏书·田益宗传》:景明初,“萧衍建宁太守黄天赐筑城赤亭”。即此。②一作赤沙亭。在今湖南华容县南。《资治通鉴》:南朝梁大宝二年(551),侯景将任约“至赤亭。六月,甲辰,(胡)僧
一作伍牙山。即今安徽郎溪县东北伍牙山。《元史·阿剌罕传》:至元十二年(1275),阿剌罕攻破银澍东坝(今高淳县东东坝镇),“至护牙山庆丰圬,败宋兵”,即此。古山名。又作伍牙山。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南,与
元至元十一年 (1274) 改浪穹千户置,属邓川州。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清属大理府。1913年改洱源县。古旧县名。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改浪穹千户置,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属邓川州。明、清属大理府。1
元置,属横州路。在今广西横县西六十里郁江北岸。明改置驿。
①又称东路左翼后末旗。清康熙五十年(1711)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马塔特。②又称西路左翼后末旗。清雍正四年(1726)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乌布苏省温都尔杭
西汉置,属魏郡。治所在今河北磁县东北。三国魏废。《水经· 浊漳水注》: “漳水又东径梁期城南。《地理风俗记》 曰: 邺北五十里有梁期城,故县也。汉武帝元鼎五年,封任破胡为侯国。晋惠帝永兴元年骠骑王浚遣
亦名龙桥山。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寰宇记》 卷120武龙县: “以邑界武龙山为名。” 《清一统志·重庆府一》: 武龙山 “在涪州东南。…… 《明统志》: 龙桥山在武龙县东五十里。逶迤如龙,下有空洞,即
即今山东乳山市西乳山河。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3: “乳山河在(海阳) 县东五十里。” 上源曰玉林河,发源于牟平县南分水岭,西南流会夏村河,至乳山口入海。
即今江西遂川县西南禾源乡。《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龙泉县:禾源镇“旧在县西北四十里。旁多小径,委曲数十里,为南康、上犹、桂阳诸县之间道。有巡司,元至正二十一年置, 明洪武初移置于县南之二十五都,地名左